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 傳奇詩人Emily Dickinson的人生獨白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舞蹈空間舞團 & 艾維吉兒舞團 & 徐堰鈴
2012.2.25 (六) 2 :30PM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第一次認識Emily Dickinson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詩人是在高中的英文課本裡,她的詩簡單唯美,卻又深刻。她喜歡穿著白色的衣服,大半人生都沉浸在寫作的世界裡,過著足不出戶、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我對於她的認識好像就僅只於此了。

這個作品是以Emily Dickinson為創作的藍本,透過詩化的語言去體現Emily Dickinson這位傳奇作家的人生,並且透過她的眼睛去探索關於死亡,關於愛情,以及關於人生中的種種懷疑、掙扎與抉擇。

整個劇場的設計和安排相當簡潔,三位女演員飾演Emily Dickinson(其中包含了擔任主要劇本朗誦的徐堰鈴,來自法國的歌者,以及舞蹈空間舞團的女舞者),另外三位男舞者則飾演Emily Dickinson生命中重要的男人。舞台上唯一的道具是三個黑色的矮柱體,三位男舞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柱子上或站或舞,與三位女演員形成了一種若即若離的對應關係,如同Emily Dickinson生命中的男人之於她也存在著一種真實與想像的對應一般。

全場演出以徐堰鈴的劇本朗誦為主軸,並且融入了動作設計和歌者吟唱。演出從三位女演員交互朗誦著詩句開始,透過法文、英文和中文三種語言。英文的詩作、法文的劇本、中文的朗誦是這部戲最耐人尋味之處。如何在多種語言的交互轉換之下仍能觸及原詩作及詩人內心深處的靈魂,我認為是這個製作最困難的地方。而且英文的詩作有其聲音的韻律,用中文表達除了語意上的問題,還有語調的轉換,處理不當容易令人不知所云,或者顯得淺白而沒有深度。

由於我對於詩人和詩作本身並不是很熟悉,所以在看戲的過程中我沒有那麼仔細去推敲劇本的內涵如何對應到詩人或詩作的本質,而是比較輕鬆地去感受徐堰鈴的聲音表現。詩原本就是音樂性的語言,而朗誦則是把詩的意象具體化的途徑。透過閱讀,我們在腦海中建構一個想像的世界;透過聆聽,情緒的表達則更為直接。透過徐堰鈴豐富的聲音表情,Emily Dickinson如小女孩般的純真善良、面對人生抉擇的徬徨無措、看待死亡的迷惘困惑,以及與生命中重要情人之間撲朔迷離的愛情,彷彿歷歷在目,讓人好似走進詩人緊閉的心扉,傾聽她心底最真實的獨白。

然而,正如同將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這樣的「再現」往往很難完整表達書中的意境和深度,對於詩作的轉譯和劇本的詮釋亦是。在演後座談中有觀眾提及徐堰鈴的表演與她從詩作中所認識的 Emily Dickinson截然不同,前者充滿了恐懼與掙扎,甚至是神經質和歇斯底里,後者則是一派的清新自然。在這裡導演解釋他試圖演繹的其實是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她的人生,而非她的作品。她的作品也許充滿了美和希望,但她的內心卻不必然是這般單純而美好。在不斷面對身邊人的死亡,面對人生中諸多困難抉擇的時候,該是有這樣的困惑、掙扎和傷感的。我想兩者的說法都沒有錯,端看作品本身想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述說。

在戲裡頭舞蹈並不是重點,動作的設計也不複雜,主要是希望能夠畫龍點睛地去增加聲音的張力。時有時無的鋼琴音樂可視為一個獨立的存在,彷彿一位旁觀者,靜靜看待人生起落。歌者的吟唱相當優雅動聽,如同Emily Dickinson唯美詩作的化身。

看了這個作品之後,我其實並不那麼確定自己對於這位詩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或者,她所代表的其實是普羅大眾心中都存在著的,那些根植於人性的感受和情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