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5, 2009

<觀> 無垢劇場週隨筆 -- 首演之後


2009.12.18 – 第五天,首演

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的心情安定多了。
上彩的時候比較不緊張,時間也剛好夠用。
因為昨天吃彩吃得兇,今天特別上比較厚的彩,拍比較多的粉。

早上簡單的暖身之後,原本是要順彩,後來變成邊順排編修cue
因為是一個新的作品,很多很多的東西都還在不斷調整,技術的部分是,舞者的身體也是。

觀眾進場前,我靜靜的在幕後面暖身,但其實因為上彩,不太方便做大動作,
幕後又很冷,所以身體不太暖得起來。後來索性就靜靜的坐著,等待。

腦中模擬著每一個舞台的點和腳步,輕輕呼吸著。
直到耳邊傳來熟悉的劇院廣播,"各位觀眾您好,歡迎蒞臨國家戲劇院.."
通常我是坐在觀眾席等待的人,而今天,是在黑暗的幕後,等待。
沒有機會偷偷看觀眾,雖然我真的很想探頭出去看看。

今天首演,我不是特別緊張。
但很好奇觀眾會怎麼看這個作品。

今天的走路,還是不太穩。功不夠吧。最後的河流,絆了一下腳,然後就拉歪了。
每一次的演出,總不免有些小狀況,果然是沒有完美這件事。
但也因為這些瑕疵,讓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

謝幕的時候,聽見台下的掌聲,很感動。
這讓我想起有位老師曾跟我說,
"去看看,你才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做。"

如果這個作品能觸動人們一些東西,感動到一些人,那我也覺得與有榮焉。
辛苦,好像也值得了。

最後一次的謝幕,我沉著頭,心裡回想著一次又一次在這個地方,我為表演者鼓掌,
而今天,多麼幸運,是我站在這個舞台上。
偷偷瞄了台下,一片的黑,聽不太清楚掌聲有多大,因為音樂很大聲。

大幕降,大家彼此擁抱。
完成了,觀的世界首演。

2009.12.19 – 第六天

連演兩場真的很累。
但就這樣不知不覺也演了三場了。

早上很奢侈的在國家劇院的舞台上暖身,
一抬頭就是閃閃發亮的燈,像星星。

下午的演出,我在旁邊看,看到最後自己也很想哭。
有些東西不知怎麼的就會默默觸及內心深處的某些地方。

其實對自己這兩天的表現都沒有很滿意。不過也認了。
因為自己的功力就只有這樣,沒辦法強求,只能盡力。
人家說無垢的走路要練六年,而我練兩個月...

雖然已經到了演出,卻還沒辦法真正enjoy這個表演,
因為有些東西還不夠熟悉,身體的掌握度還不夠好,
所以常常要很專心的對腳步,數拍子,沒有什麼餘力放進更多內心戲XD

永遠沒有完美的演出,但求盡心盡力。

明天繼續加油!

2009.12.20 – 第七天

今天是親友場。

據說大家的親朋好友絕大多數都是看週日下午場。我自己的家人也是。
原本想先打電話跟他們說睡飽一點再來的 哈哈~
演出前一直很好奇他們看完之後會有什麼感受。
事後發現他們沒有睡著,然後還很忙碌的傳遞著望遠鏡XD

下午場鼓手的狀況不穩定,連帶很多拍點都出了問題。
雖然我覺得自己走得算這幾場當中最穩的,但以舞團整體來看卻也是失誤最多的一場。

晚上還有一場攝影場,於是我們今天也是跳了兩場。
攝影場結束還補拍了一些鏡頭,然後拆台打包。

忙到差不多凌晨兩點多才離開劇院。累翻了。
然後去復興南路吃清粥小菜,回到家已經凌晨五點了。

**
真正結束的那一刻,其實沒有預期的那種解脫感。似乎就這麼自然地默默地結束了。
在那瞬間,我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大笑擁抱,只想靜靜的感受,記錄這一切。

短短七天在劇場,感覺經歷了好多好多事。
劇院後台也很熟了,可以亂跑而不迷路。

**
今天在拍攝影場的時候,我心中想著,
所有的藝術家,所有的表演者都希望追求完美的那個境界,
然而現實中所謂的完美其實是不存在的。

尤其在劇場。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演員的狀態每天都不一樣,大環境氛圍也不相同,
也因此每一場表演絕對都是獨一無二。
用攝影作記錄只能記下當時的景況而非全貌。
而一個作品從剛剛誕生到成熟,如同老師所說,至少要三年。

我想我開始懂得這個意思了。

**
這是一個情緒渲染力很強的作品。
我自己每次看到最後也都會在情緒裡。
但出場前卻還是要能夠很理性的抽離。

我覺得這是劇場很奇妙的地方,
就是你必須進入,卻又要能夠保有清醒的頭腦。

進入不容易,抽離也很難。

**
結束了。Finally。

感謝所有來看演出的朋友,感謝老師,也感謝舞團的夥伴們。
謝謝大家一路上對我的鼓勵與陪伴。

這一趟旅程,很精彩。

<觀> 無垢劇場週隨筆 - 幕啟之前



2009.12.13 – 序

嗯,終於要進劇院了。就在明天。
無論準備好的,還沒準備好的,總是要,上台。

感覺相當的刺激,也很新鮮。
好多好多的事情在發生,同時。

今天在行前說明會的時候,
不知怎的我一直想到歌劇魅影的場景XD

就是那種在很大很大,機關重重的劇院,
一不小心就會迷路或消失不見之類的...

加油了!

2009.12.14 – 第一天

第一次從舞台望向觀眾席。
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心情很特別。

劇院宛如一座巨大的迷宮,超大型的卸貨電梯,從地面直達舞台,
超級複雜的種種技術的機具,與主舞台一般大的左側舞台區,
以及劇院與實驗劇場的巧妙連結,都是以前當觀眾的時候不知道的。

劇場,真是一門學問!
表演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幕後,實在有太多太多人的心血在裡面。

2009.12.15 – 第二天

來來回回走了幾趟之後,總算是比較熟悉劇院的動線了。
唯一一次小迷路是因為在三樓南側電梯鎖住,
小心翼翼偷偷穿越實驗劇場前台搭北側電梯下樓..

對於舞台,好像也有比較熟悉一點點。
不像昨天剛上台的時候覺得舞台好大。

然而因為舞作需要,我得想辦法在五十步之內,從第二道翼幕處退到舞台最深處。
目前怎麼走好像都到不了..明天再試試看,如果真的不行就要改變路線了。

紗慢慢掛上去了,很漂亮。
不知道坐在觀眾席看是什麼樣子。
不過應該很美吧?

第二天的工作不算太緊湊,因為主舞台還在處理技術的部分,能上舞台的時間有限。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劇院的芭蕾排練室做分組的調整。

然後在工作後,一一討論所有遇到的狀況。舞台動線,服裝道具,時間和音樂。
原來有這麼多的事情都是在實際進劇場之後才會發生。

老師說,劇場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達成。
光用嘴巴說,光用腦筋想都是不夠的。

下午上台工作前,看見技術人員在貼黑膠,因為自己也貼過,所以知道不好貼。
更何況我們這次是三十四米深的舞台。
在台上看技術人員升桿降桿調燈,很多很多的工作在進行著。
跟舞者比起來,技術上的工作時間被壓縮得很短。
因為在進劇場前,所有的構想都是紙上模擬,是圖,是模型,
而這一切都要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做出來,達到創作者想要的感覺。

很不容易。

在劇院後台,忽然深深覺得,
只要花五百塊錢就能在劇院欣賞一場演出,真的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2009.12.16 – 第三天

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密集的技術彩排。
也是第一次真正在舞台上完整的跳整齣作品。

跳無垢的舞,其實看不到觀眾,因為我們眼睛都往下看。
但你就是知道觀眾在看你。

今天走路走得不是很穩定,因為手上的嫁衣很重,因為路途很遠。
不過這實在都不是理由。我想,是因為我的心還不夠安靜吧。

第一次發現,當舞台燈光暗下來的時候是有多麼暗,
總共有十一道翼幕,十六塊地膠,如何快速定位而不走錯?
如何在匆忙之中又保有從容? 明明緊張卻又要沉穩?

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熟悉整個舞台的空間,
跟其他舞者的相對位置,還有銜接的cue點。

今天技彩的時候,我步伐還是沒算準,最後還認錯馬克點..
實在是對於舞台空間的敏感度還不夠。
然後與別的舞者之間還是沒能掌握彼此的默契。不夠整齊。

跳群舞,有群舞的難度。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黃真伊,當中有一段是老師教她如何跳群舞。
如何打開感官,去感覺周遭環境,去感覺別人的氣味和呼吸,
一個舞者可以是很好的獨舞者,卻未必能跳好群舞。

於我,有一部份也許是個性使然。
但在劇場,在舞作當中,這部份總是要去學習。

2009.12.17 – 第四天

下午有記者會,晚上是總彩。真的是累翻了。
一直到現在凌晨一點多,才好不容易回到家,開始吃晚餐的便當。

今天第一次上白彩。很新鮮,很刺激。
說實在,根本還沒開演,我的彩就已經掉光光了。
皮膚很會吃彩不說,劇場很冷,隨便披件薄毯子彩也被刮光光。
所以整場演完之後我是最斑駁的人...

今天我很誇張的在全體stand by要開演前,還找不到我最重要的道具,嫁衣。
明明我已經摺好,卻一時之間忘了擺到哪裡去。
還好在一陣慌亂中還是找到了。但心情也因此很不平靜。
再加上過中午之後就什麼都沒吃,很餓。

走燭火的時候,暗到什麼都看不見,連對面的翼幕也看不到。
平時多少依賴眼睛來平衡,在這當下完全慌亂了。
好在過中線的時候沒錯,進幕時也沒撞到幕,只是走得很不穩。

走終場的時候,則是正對著側燈,也是什麼都看不見。
歪歪扭扭的走,走到差點跌倒,兩個踉蹌。

演到一半,因為白彩跑進眼睛,眼睛痛到張不開,
冒險回到化妝間,洗掉手上的白彩,然後拿下隱形眼鏡洗,
總之我真的很討厭上彩這件事。包括很費工夫的卸彩。

今天算是第一次在劇院從頭到尾完整的走,
因為出了很多狀況,所以也學到很多。

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一個好的表演者,該懂得如何把自己安頓好,以最好的狀態上台。
這包括內心的平靜和身體的準備。還有就是在時間壓力下,有條理的完成所有該做的事。
例如preset道具,化妝,吃飯,暖身,複習所有的動線和腳步和動作等等。
還有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真正進入到演出的狀態,進入角色裡。

漸漸體會到什麼叫作舞台經驗。
很多事情真的必須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才會有。
包括很重要的如何面對觀眾,面對燈光,面對黑暗,跳舞。

**
明天就是首演了。

不是很確定自己是不是已經準備好。
但就是這樣了,盡力去做就好。

總共演四場,有三場票賣光了,剩下的加演場也賣了九成吧,想到有這麼多人要來看演出,
忽然間覺得我所下的功夫是不是還不夠多呢? 是不是對得起這些買票來看演出的觀眾?

但在這個當下,只能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舞伴,
相信你所曾經付出過的努力,然後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件事。

就在明天。

Friday, October 2, 2009

皮克斯傳奇






「請記得,磚牆的存在有它的意義,它不是要阻擋我們,它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機會,去表現我們多麼的渴望某些事物,磚牆存在是為了阻擋那些沒有積極渴望的人,它要阻擋的是他們。」

-- Randy Bausch


從「皮克斯傳奇」(The Pixar Touch,時周文化出版,2009) 這本書,我才開始認識「皮克斯」(Pixar) 這個品牌,以及其背後的這群藝術家們對於電腦動畫的熱情及堅持。最近在北美館展出的「Pixar - 20 Years of Animation」更具體將Pixar經典的電腦動畫作品,從故事發想到製作完成的整個過程,透過手稿、故事板、彩繪腳本、短片等媒介呈現在大家眼前。

在這之前,我不曾用這樣的角度去欣賞動畫電影。原來今天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影片,無論從技術層面或藝術層面來看都是一次又一次偉大的突破!展場中引用了 John Lasseter的一段話,他說,"Computers don't create computer animation any more than a pencil creates pencil animation. What creates computer animation is the artist." 一直以來,電腦繪圖一直不被傳統藝術界認可,只因為他們認為藝術應該以「人」為本,而電腦不過是一種科技的手法。但這群Pixar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作品告訴全世界,電腦只是一種工具,是動畫師創造了電腦動畫。也因此他們總是稱自己為「藝術家」,而非工程師。

一些想法和收穫,關於皮克斯和皮克斯的電影。
首先是故事的構思和角色(Characters)的塑造。

故事的構思在整部電影製作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關鍵的地位,也是所花時間最長的一個部份。故事線是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如果故事不吸引人,則再好的製作團隊和再好的技術都無法使之賣作。關於角色,展場中有這麼一段話很值得一記,"A good character is full of desires, urgent needs, yeamings, deep thoughts and passionate feelings. In a great character, we see ourselves, and in that instant slip out of our theater seat and into the film."

在皮克斯傳奇這本書中,我們一再看到創作團隊是如何絞盡腦汁創造出一個個獨一無二,有個性,又不能太惹人厭的主角們,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引起觀眾共鳴,彷彿劇中角色就是在扮演那個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我想,若從表演藝術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吧?一個演員要能擁有鮮明的性格,要有深度,才會讓觀者真正進入到表演者的世界。

再來是關於擬真的世界。

在電腦動畫裡有一件事情很有趣,那就是大家非常努力的想要擬真,讓電腦創造出來的世界跟人所感知的真實世界有所連結,但是又不能過份真實。在將無論是玩具、怪獸、水中生物、汽車等物品(或動物)擬人化的過程,動畫師們不僅要揣摩「真實」世界的情況,更要將人類的表情和情緒反應放在這些角色身上。這絕對不是多加一雙眼睛和一個嘴巴就能辦得到的事。為了製作 Finding Nemo (海底總動員),Pixar讓工作團隊去參與潛水訓練,在辦公室買來一個大魚缸放滿海水魚,並邀請海洋生物領域的專家講授相關課程。這種種細心研究過程令我相當佩服!所有完美的成果都是在每一個小細節當中慢慢完成的。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毛怪的毛髮研究(毛怪,Sulley,是Monsters, Inc.,怪獸電力公司的主角之一),例如頭部的毛髮順向,背部毛髮的量,身體的毛髮物理運動原則等等。就是因為這些細節的要求,才有可能做出電影中毛髮的質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展中有播放 John Lasseter早年成名的一個作品 Luxo Jr. (頑皮跳跳燈,1986),片中的檯燈沒有眼睛嘴巴,也沒有人類的表情,但是透過「身體語言」,我們竟然可以完完整整的感覺到片中大小檯燈想說的話,或者說想表達的故事。我很喜歡這個作品,非常的簡單,卻很深刻。這也讓我思考原來人類的身體可以說這麼多的故事!或者說,人類對於身體語言的敏感度是這麼高,一舉手一投足,動作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就算沒有語言,沒有表情,透過身體也幾乎可以傳達大半的訊息。




接著是場景和色彩的使用。

在動畫電影製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的步驟就是colorscripts,也就是彩繪腳本。在colorscripts裡頭最重要的目的是透過顏色和明暗來表現片中的情緒,透過色彩、光線等元素去形塑影片的氛圍。在展覽中,有展出同一個場景各種時間點的色彩和光線表現。包括清晨、黃昏、夜晚、暴風雨前夕、暴風雨等等。色彩也用於表現祥和、詭譎、驚悚、戰鬥等氣氛。這讓我想到劇場裡頭的燈光。最近剛好有機會幫三十showcase作燈光控制,也因此對於光線的角度、區域、明暗、變化等因素對於一個舞作的呈現有了更多的體會。

這是一條很艱辛漫長的路。在這群電腦動畫師身上,我看到了追尋夢想的渴望與堅持,更重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努力和自我充實,以及永不放棄的決心和信念。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關於energy這件事

我覺得學舞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首先要能把動作記起來,再來要能做出來,接下來才是困難的地方,就是要如何把舞跳得好看,把身體、空間、音樂融合為一體,然後最終可以跟觀眾產生共鳴。

最近很多老師的課堂上都不停的提到關於energy這件事,還有就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讓我開始花更多的心思去注意這個部分。我發現,很多時候多一點的放鬆對於動作的流暢會很有幫助。因為在學舞之初,我們總是花很大的力氣和專注力在鍛鍊肌肉的力量和關節穩定性,無論是芭蕾或Graham的東西都是,而這對於任何一位舞者來說也確實是必須的。但是在慢慢建構起所謂的力量、穩定性跟技巧之後,就該學習怎麼使用這些力量,在鬆與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而不是隨時都把自己抓得緊緊的,(當然也不是完全的放鬆而無勁)。

碧容老師說,"很多時候energy對了,形就會對"。不要太去在意動作的外型,(不過模仿確實也是學習的第一步),要學著把力量送出去,去找到能量與動作的關係,去找到身體與空間的關係。我覺得這算是某種"鏡子的迷思"吧?鏡子在學舞的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堵無形的牆,這堵牆阻礙了人與身體溝通的管道,把所有的感官知覺都拉到視覺的層次,然而,有太多東西是光用眼睛學不會的,太依賴鏡子也讓我對於低下頭的動作有種莫名的不安全感。

最近要求自己要避開鏡子,多專注在身體上面,多去感覺空間,感覺重量,我想,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探索,才有可能將舞蹈從動作的層次提升到energy的層次吧?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前幾天在志國老師的課堂上,在上課沒多久的一個組合,老師跟我說,我的身體太緊張,他甚至能看到我的肌肉在發抖。忽然間,我意識到了這件事。然後我試著放鬆再做一次,果然就好多了。我覺得在練舞的時候,有時因為太專注或太想做好,常常一不小心用了太多的力量,而這些力量常常會把身體鎖住,破壞了身體的協調和動作的連貫,也許一開始還不習慣什麼是適當的力量,多了就太緊,少了就太鬆,真的就是要在不斷的嘗試和練習中去找到那種平衡。

愈是練舞,就愈發現在動作之外還有好多好多的功課要做,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才能在每天同樣的動作練習之下找到有趣之處。練舞,不只是在練動作,而是在練身體。而我們也正是透過動作的學習去探索身體和舞蹈的奧秘。

Saturday, August 29, 2009

Heroïne《迷幻英雌》



Heroïne《迷幻英雌》
-- 這不只是跳舞,是情感和時空的一場拔河


比利時靛體舞團(Kobalt Works)
2009/08/28 8:00PM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


"台灣舞者蘇文琪和比利時編舞家艾寇.倫茲共同創作此獨舞作品。2004年在比利時首演即震撼歐洲舞壇,旋及受邀至阿姆斯特丹、巴黎、布達佩斯、曼谷、漢城、東京、北京、上海、倫敦等地演出。神秘、飆悍卻又迷離的獨舞者,動靜間迸發出驚人的肢體能量,從身體到指尖飽滿豐沛,直至淹沒整個劇場。

編舞家試圖對東方表演中垂直的時間和空間,與西方表演中水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探索和創造。將身體置於真實與虛擬的不確定狀態,在垂直空間中,舞者就像充滿空氣的球體,飽和至引爆點;在水平空間裡,舞者掌控身體的能量,使其充滿空間中每一吋縫隙。"

-- 摘自2009台北國際藝術節網站



舞作在重低音的節奏和一整片的黑暗中揭開序幕...

那極端微弱的光線彷彿在挑戰人類眼睛感光細胞的極限!
舞者在近乎黑暗的舞台中舞動,又或者說,是若有似無的光線製造了舞動的錯覺。
在當下的黑暗中,我不斷問自己,是光嗎? 是影嗎? 還是舞?
是虛擬呢? 是真實呢? 還是幻象? 編舞家說,因為黑暗,所以我們更珍惜光。

整個作品從很簡單的概念發展而來,沒有繁複的舞台,炫目的動作,
與其說是獨舞,不如說是舞者,音樂,和燈光的三重奏。
全長六十分鐘的舞作,舞者幾乎沒有位移,而是定點在舞台的正中央。
動作的設計也是從很簡單的概念出發,純粹透過舞者的身體傳達所有的訊息。

在黑暗中,我看到的是彷彿金屬質地的身影,末梢還會微微放電!
因為特殊的燈光設計,讓舞者的身體彷彿有電流經過,讓我聯想到金屬人。

漸漸,舞台從極端的黑暗走到晦暗不明的渾沌,再從渾沌走到光的世界。
舞者的身體,也從原始的獸性的力量,慢慢進化至圓融而流暢的能量運行。
不斷重複且節奏感極強烈的音樂把觀眾帶入一種彷彿儀式性的一場獻祭,
舞者在舞台正中舞動著,波麗露的畫面不時在我腦中閃過。

如果說舞蹈是源自於儀式,而古老的儀式又往往是與天地神鬼溝通的語言,
那舞者在舞蹈的時候那種專注而忘我的境界,是不是也近似於一種出神的超脫?
在舞者蘇文琪身上,我們的確可以看到那種無比的專注和完全獻身投入演出的狀態。

滿滿的能量在她的體內流轉,卻又非常精細地被控制著,
所有的動作彷彿經過仔細的計算,卻又這麼自然而流暢,
舞者對於動作的詮釋並不花俏,但卻有一種特有的樸實而粗獷的美。
同樣的舞作,如果由另一種身體質地來表現一定會是截然不同的畫面。
不過我覺得蘇文琪的身體特質剛好很符合整個舞作所想要營造的那種氛圍,
原始,進化,探索,掙扎,而又帶有神秘的色彩。

很特別的觀舞經驗! 不僅編舞的手法很獨特,舞者本身的身體特質也相當有特色。

後記,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風貌。
要勇於發現自己的特質,舞出自己的舞!

Tuesday, April 21, 2009

信念

信念很重要。信念是一種正向思考的能量,是一種自信。
這種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傲,而是相信自己的一種肯定的能量。


往往人都不是輸在技術,而是輸給了心魔。

真正的穩,其實包含了接納自己的不穩。
於是穩與不穩已不再是罣礙,不一意求好,也沒有得失心。
這是「無所謂」的境界。

練舞應該愈練愈沒有「想法」,愈練愈自在。
這樣人與舞,精神與身體才會同在。
--
今天聽老師講這番話的時候,讓我不停的想到王建民。
我相信在大聯盟,能夠投出好球的投手絕對很多,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成為王者呢?

最終,不是贏在技術,而是贏在心。
誰能戰勝心魔,誰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保持水準之上的表現,誰才有機會勝出。

我相信王建民的球技絕對沒有比以前差多少,
但是在他這三場先發大失血之下,要怎麼穩住自己,重建信念與自信,
也許就是決定他能不能真正成為王者的關鍵了。

不容易阿。
--
老師說,妳有沒有發現我最近都在教妳心法?
我說有阿,好希望這些東西能夠漸漸透過我的身體表現出來。

意到,身到。

這很奇妙,但往往人的想法改變,舞也會跟著變。
很多時候,就在那一念之間而已。

Saturday, March 21, 2009

功課

思想會影響舞蹈的質感。

有時候,當你認為你是什麼樣的舞者,就會跳成什麼樣子。
往往很多時候,不是身體做不到,而是沒有用心做,沒有注意。

一個好學生不一定會變成一個好舞者。
動作不是照著做出來就算了,要懂得去組織
什麼時候應該快,什麼時候慢,什麼時候應該多加一點身體,什麼時候應該往更遠的地方去。

思想到哪裡,身體就會到哪裡。

一定要懂得融會貫通
只有透過自身內化以後才是真功夫。

嗯,很有趣。

基本功

基本功很重要。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無法支持以後更高的技巧和身體表現的。
老師曾說,練舞就像練功夫。是阿,基本功的練習往往是相對枯燥而無趣,但功夫的積累也就在其中了。

在練舞的過程裡,往往是碰到了瓶頸才回過頭來檢視自己是不是有漏掉的地方。
如果有機會,應該從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扎扎實實地把基本功練好。

跳舞當然可以單純跳開心,跳歡喜,但若真的想把舞跳好,沒有捷徑。必須誠誠實實面對自己的不足,然後去改,去練。所有的細節,每一個要求都必須做到,漏掉的部分,總有一天要補回來,逃也逃不掉。

學舞學了好些時間,也看了無數場的演出,慢慢地,我開始清楚,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舞者。
或者說,想要擁有什麼樣的身體。嗯,是個能恣意揮灑,具有深度、厚度的,會呼吸的身體吧。

前幾天在書店隨手翻了一本書,看到了一句我覺得很棒的話。大致上是說,一個成功的人往往不在於他每天學了多少新的東西,而在於他是不是每天都持續溫習舊的東西,使其更加精進。書上舉了投手作例子,他說,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投手關鍵不在於每天學習新的投球技術,而在於每天不間斷地磨練自己原本就知道的技術。重點在於,持續力。

練舞也是,身體的累積往往是在於每天每天重複的練習當中。肌肉的力量需要透過持續的練習來培養,身體的記憶也需要透過練習來養成。到頭來,都是基本功。根不深,樹木不可能長得挺拔。但樹木要長得高卻也不是三兩天可以看得到的。

只要往對的方向走,總有一天走得到目的地。我這麼相信。
誠實面對自己,然後有耐心的解決,這就是過程。

Monday, March 9, 2009

<渴望之書> Book of Longing


菲利普‧格拉斯 & 李歐納‧柯恩 <渴望之書>
2009/03/08 7:30PM 國家音樂廳


這是當代作曲家 Philip Glass 和詩人Leonard Cohen 的共同創作。
<渴望之書>收錄柯恩過去二十多年來的詩與畫,而葛拉斯則為柯恩的文字譜曲。

整個作品就如葛拉斯一派的樂風,規律整齊、不斷重複的旋律,如浪濤般層層疊疊,
深邃悠遠的氛圍,透過歌者和樂團的詮釋慢慢鋪陳開來。
或許因為是詩篇,聽起來著實有那麼些詩意,無論是朗誦或者歌唱都具有獨特的韻味。

除了歌唱以外,所有器樂獨奏的片段都很棒!最愛小提琴、大提琴和雙簧管的獨奏,
不過這些片段饒富旋律性,是整場最不葛拉斯的音樂。

葛拉斯的作品擁有一種與一般音樂不同的空間感,
這不是好聽不好聽的差別,而是音樂可以將你帶到哪裡去。

少了一個視覺的維度,音樂較之舞蹈有著更多想像的空間,
我常想,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會留下來的是什麼?
是圖像?是音樂?是情緒的鋪陳?還是其他更抽象的東西?

好的舞蹈,本身就是音樂,就是生命。
聽著葛拉斯的音樂,我在想,要怎麼才能讓舞蹈像音樂般流瀉?
用一種不著痕跡卻又深刻的方式,用一種充滿空間感和生命力的方式。

它可以不傳統,卻令人著迷,
它可以不優美,卻令人驚嘆,
它不見得人人喜歡,卻令人耳目一新。

Possibility。

能悠遊在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世界,是一件很棒的事!
當一個作品能開啟一個新的視野,或者為觀眾留下某些不同的值得回味的經驗,
那我覺得,也就是成功了。

Sunday, February 15, 2009

受傷

最不喜歡受傷,因為一旦受傷,幾乎所有的功課都必須暫緩或是停擺,而受傷之後的復健,則又是一段很長的路。然而,在練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總會受傷,如同一般人走路會不小心扭到腳,舞者因為跟身體工作的時間更長,或因排練的需要嘗試新的動作,受傷的機率大得多,於是對於身體的照顧就更重要了。

最近,很不小心的拉傷了大腿內側的肌肉。當下很懊惱,先是檢討了自己為什麼會受傷。也許是在做大動作之前的暖身不夠確實,加上平日訓練的強度不足以支撐大動作的爆發力所導致。受了傷,沒辦法,只能先將平日練習的份量降低,然後調整練習的內容。心中就算有千萬個不願意也只能乖乖聽從身體的聲音。

其實,受傷也是一種學習。受傷之後,身體更敏感的知道原來平日自己是如何的仰賴那條肌肉,也學習以更精巧和更安全的力量控制身體。受傷,讓人靜下心來誠實的面對自己,檢討以往練舞的不良習慣,也許是暖身不夠,也許是某些訓練的不夠扎實。受傷,也讓人學習如何照顧自己,避免下次的傷害,以及如何在復原的過程中亦能循序漸進的把功課補回來。

有時候,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嗯,希望自己的傷能趕快好起來。

Sunday, January 11, 2009

一語驚醒夢中人

今天早上濤濤老師說了一句話,我一定要寫下來~~

"如果你自己都沒有ready,誰要給你機會?
跳舞的黃金十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你們卻連入場券都還沒拿到!"


非常中肯。

如果連基本功都還做不好,哪裡有上台的資格?
一場演出背後有多少事情要做,好不容易上了台,
要如何給觀眾一個交待?要如何給贊助者一個交待?
上台演出,是責任。如果要跳舞,把舞跳好就是身為一個舞者的責任。

audition就像interview,舞團找舞者就像公司找員工,
大家都要那種馬上可以上戰場打仗的員工,
而不是找他進來還要培訓個一兩年,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為公司賺錢...

好舞者大家搶著要,就像好人才公司搶著要一般。
要問有沒有機會不如問問自己有沒有兩把刷子。
機會永遠都有的,只看拿不拿得到罷了。

其實我會怕,怕自己付出了很多卻終究沒有ready的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曾努力付出,又怎麼知道自己能不能?
很多時候,真的只能去努力,去珍惜那個過程,至於結果,就不能強求了。

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後進

我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