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 傳奇詩人Emily Dickinson的人生獨白

<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
舞蹈空間舞團 & 艾維吉兒舞團 & 徐堰鈴
2012.2.25 (六) 2 :30PM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第一次認識Emily Dickinson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詩人是在高中的英文課本裡,她的詩簡單唯美,卻又深刻。她喜歡穿著白色的衣服,大半人生都沉浸在寫作的世界裡,過著足不出戶、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我對於她的認識好像就僅只於此了。

這個作品是以Emily Dickinson為創作的藍本,透過詩化的語言去體現Emily Dickinson這位傳奇作家的人生,並且透過她的眼睛去探索關於死亡,關於愛情,以及關於人生中的種種懷疑、掙扎與抉擇。

整個劇場的設計和安排相當簡潔,三位女演員飾演Emily Dickinson(其中包含了擔任主要劇本朗誦的徐堰鈴,來自法國的歌者,以及舞蹈空間舞團的女舞者),另外三位男舞者則飾演Emily Dickinson生命中重要的男人。舞台上唯一的道具是三個黑色的矮柱體,三位男舞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柱子上或站或舞,與三位女演員形成了一種若即若離的對應關係,如同Emily Dickinson生命中的男人之於她也存在著一種真實與想像的對應一般。

全場演出以徐堰鈴的劇本朗誦為主軸,並且融入了動作設計和歌者吟唱。演出從三位女演員交互朗誦著詩句開始,透過法文、英文和中文三種語言。英文的詩作、法文的劇本、中文的朗誦是這部戲最耐人尋味之處。如何在多種語言的交互轉換之下仍能觸及原詩作及詩人內心深處的靈魂,我認為是這個製作最困難的地方。而且英文的詩作有其聲音的韻律,用中文表達除了語意上的問題,還有語調的轉換,處理不當容易令人不知所云,或者顯得淺白而沒有深度。

由於我對於詩人和詩作本身並不是很熟悉,所以在看戲的過程中我沒有那麼仔細去推敲劇本的內涵如何對應到詩人或詩作的本質,而是比較輕鬆地去感受徐堰鈴的聲音表現。詩原本就是音樂性的語言,而朗誦則是把詩的意象具體化的途徑。透過閱讀,我們在腦海中建構一個想像的世界;透過聆聽,情緒的表達則更為直接。透過徐堰鈴豐富的聲音表情,Emily Dickinson如小女孩般的純真善良、面對人生抉擇的徬徨無措、看待死亡的迷惘困惑,以及與生命中重要情人之間撲朔迷離的愛情,彷彿歷歷在目,讓人好似走進詩人緊閉的心扉,傾聽她心底最真實的獨白。

然而,正如同將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這樣的「再現」往往很難完整表達書中的意境和深度,對於詩作的轉譯和劇本的詮釋亦是。在演後座談中有觀眾提及徐堰鈴的表演與她從詩作中所認識的 Emily Dickinson截然不同,前者充滿了恐懼與掙扎,甚至是神經質和歇斯底里,後者則是一派的清新自然。在這裡導演解釋他試圖演繹的其實是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她的人生,而非她的作品。她的作品也許充滿了美和希望,但她的內心卻不必然是這般單純而美好。在不斷面對身邊人的死亡,面對人生中諸多困難抉擇的時候,該是有這樣的困惑、掙扎和傷感的。我想兩者的說法都沒有錯,端看作品本身想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述說。

在戲裡頭舞蹈並不是重點,動作的設計也不複雜,主要是希望能夠畫龍點睛地去增加聲音的張力。時有時無的鋼琴音樂可視為一個獨立的存在,彷彿一位旁觀者,靜靜看待人生起落。歌者的吟唱相當優雅動聽,如同Emily Dickinson唯美詩作的化身。

看了這個作品之後,我其實並不那麼確定自己對於這位詩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或者,她所代表的其實是普羅大眾心中都存在著的,那些根植於人性的感受和情懷。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史岱費爾德鋼琴獨奏會 Martin Stadtfeld 2012 Piano Recital

Martin Stadtfeld 2012 Piano Recital
2012.02.21 (二) 7:30PM 國家音樂廳


…當最後一個琴鍵輕輕落下,
那悠遠的若有似無的聲音綿長地迴盪在整個空間裡。
時間彷彿靜止了,呼吸也瞬間凍結,凍結在一個遙遠的想像國度裡...

當初會去聽Stadtfeld的音樂會主要是想聽聽他的巴哈。Stadtfeld在2002年二十二歲時獲得了萊比錫國際巴哈音樂大賽首獎,成為第一位在這個大賽中獲獎的德國人,而在他之前,首獎已經從缺了十四年。

眾所皆知,願意在台上演奏巴哈的鋼琴家少之又少,一來不討喜(沒有華麗炫技的效果,也沒有如夢似幻的旋律,觀眾很容易昏昏欲睡),二來巴哈的音樂無論在技術上還是音樂上的要求亦是相當地高,考驗著一個鋼琴家的音樂內涵。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世界上主要的鋼琴大賽往往第一輪就要彈奏巴哈。這次Stadtfeld的音樂會也許是為了符合觀眾的胃口,並沒有安排很多巴哈的曲目,只有在一開場的時候彈奏巴哈的第四號英國組曲,接下來,則選了拉赫曼尼諾夫改編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以及李斯特所寫的巴哈主題變奏曲。

一開場的巴哈英國組曲也許是因為刻意使用了弱音踏板,聲音聽起來悶悶的不是很清晰。不過一會兒之後可能是鋼琴家在觸鍵上有作調整,就清楚乾淨許多。我覺得他的巴哈跟傳統上對於巴哈的詮釋感覺不太一樣,不那麼的「精準」。左右手的timing似乎是刻意沒有對在一起,也就是說左手右手各自掌握著自己的旋律線,然後偶然間很湊巧的就對上了。一開始聽有點不太習慣,不過細聽之下還挺有趣的,是個比較生動的版本。

第二首曲子改編自我相當熟悉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E大調第三號。不過經過拉赫曼尼諾夫的改編之後,這首曲子整個從古典純淨風格轉變為唯美浪漫派風格,實在是很奇妙。不過鋼琴的音色與小提琴終究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為了補足音樂上的張力,樂曲中充滿了如小碎花般的裝飾奏,有點像是古歐洲瓷器上的金色紋飾,雖然華麗卻仍然高雅。不過也許是因為太熟悉小提琴的版本了,對於鋼琴的版本一直有種說不出的奇特感,兩者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小提琴的詮釋。

接下來的曲目都是華麗李斯特和拉赫曼尼諾夫。去年才剛過完李斯特年,原本是沒有那麼期待要聽李斯特,不過我卻相當好奇一個以古典曲目見長的鋼琴家是不是也能在浪漫派的曲目中擁有同樣出色的表現?看來是我多心了。Stadtfeld的技巧相當高超!尤其他的手指非常有力(事後知道他在第三首曲目的時候把一條琴弦彈斷了,由此可見他真的是指力驚人!)除了在技巧上游刃有餘之外,他的音樂擁有一種熱情的渲染力,一波又一波向觀眾席襲來,既是澎湃飛揚,又是多愁善感。奇妙的是,無論那首曲子多麼複雜快速,在他的音樂中總是有一種空間感,一種從容、一種自在,而不是沉重和侷促。高音群和低音群的聲部平衡也做得相當好。

看著Stadtfeld彈琴時的瀟灑,我腦海中不禁想像著當年李斯特在舞台上身著大紅軍裝、配戴閃亮勳章,信手拈來就是一曲技巧高超令人目眩神迷的音樂,該是如何的魅力四射呀!

今晚的最後一個曲目是李斯特改編華格納的<依索德愛之死> (Wagner-Liszt Isolde's Liebestod)。當最後一個琴鍵輕輕落下,那悠遠的若有似無的聲音綿長地迴盪在整個空間裡。時間彷彿靜止了,呼吸也瞬間凍結,凍結在一個遙遠的想像國度裡......。全場觀眾屏氣凝神大概有十幾秒之久。那份寧靜和唯美彷彿一顆晶瑩剔透的水珠,輕輕滾動在綠葉上。我們把玩在掌心,小心翼翼,不敢握得太緊,卻又怕鬆了手。那樣的美令人屏息,卻又如薄霧般淡淡的,似乎輕輕一吹就逝去了。

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我忽然有種感覺,我覺得這些美好而動人的藝術必然帶著某種純真的特質,一種無瑕的真,一種沒有矯飾的純淨。於是,這些音符 (或者舞蹈,或者繪畫) 才能這樣毫無障礙地就打破你我的心房。這些片刻,是多麼的珍貴而令人難忘。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Paris] 莫內特展 L’Exposition Monet au Grand Palais


2010/10/12

這次到巴黎,雖然只有短暫停留十天的時間,卻正好遇到大皇宮(Grand Palais)在舉辦大型的莫內回顧展。總共一六九幅畫作,橫跨莫內超過六十年的創作生涯。展品集合了包括奧賽美術館在內全世界重要的莫內收藏,堪稱是近三十年來最受矚目的一次莫內畫展。由於展覽相當熱門,簡直可說是一票難求!展覽的門票是分日期分時段發售,售完就沒有了,幸運的我們在初抵巴黎的第一天買到了一個星期之後的票。原先是抱著可有可無,有票就看沒票就作罷的心態,但真正在展場中逛上一圈之後,我想說的是,這個特展真是太精彩!真是不容錯過!很慶幸也很開心自己能躬逢其盛。

這次的特展幾乎囊括了莫內各時期的重要畫作。如果說台灣的一個特展能夠借到兩幅所謂重量級的作品就算十分幸運的話(例如米勒的「拾穗」和「晚禱」),那麼這次大皇宮的莫內特展就更是難能可貴了。一六九幅畫作中大概有近乎七成都屬於這樣重量級的作品。當我看見幾乎所有在藝術叢書當中會加以介紹的作品都真實呈現在自己眼前的時候,那種衝擊真是言語難以形容。這是印刷品永遠也無法複製的,屬於藝術品自己的生命。透過觀看,我們彷彿也擁有了畫家當時面對世界的眼睛。

這次的展品中當然也包括了非常著名的白楊樹、乾草堆、盧昂大教堂、泰晤士河和國會大廈等系列畫作。當初莫內為了捕捉不同時間點光線的變化,進而針對相同的景色做一系列的作品。由於大部分展品都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美術館和收藏家手中,要能夠看見一系列的作品同時呈現實屬不易。其實每一件作品就算是單獨欣賞也都相當迷人(如第一次看見莫內的乾草堆。可參考 [Paris] 在瑪摩丹美術館,看見「印象˙日出」),但擺放在一起,時間和光線的意義就忽然被突顯了。在相互比較之下,我們可以巧妙發現,這也許是清晨,天光尚未大亮又帶點霧氣的清晨,那也許是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大地彷彿被烤焦了似的散逸出蒸騰的熱氣,然後再過去些也許是秋日的黃昏景致,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閃爍著橘紅色的光芒。驚嘆於畫家對於光線的感知和掌握竟可以如此細膩!

另外,莫內仿馬內「草地上的午餐」所做的創作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前幾天在奧賽美術館先是看了馬內的原作(可參考 [Paris] 印象派的殿堂--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今天則又看見莫內這幅神似的作品,馬內對莫內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令人驚訝的是畫作的尺寸。其中有部分的習作竟高達四公尺高!真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巨幅」繪畫啊!

這趟旅程中,在橘園初訪莫內,在瑪摩丹看見「印象˙日出」,今天則是在大皇宮盡覽莫內。我真是何其幸運!接下來,則要去拜訪莫內花園,真實走進畫家筆下的世界。

Information:
Exposition "Claude Monet 1840-1926"
Galeries Nationales du Grand Palais
22 Septembre 2010 - 24 Janvier 2011
http://www.monet20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