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Paris] 博物館中的博物館 -- 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2010/10/07


來到巴黎的第四天,終於見到陽光了!初抵巴黎的前幾天,常常是一手撐著傘,一手拿著相機,還要夾著一本旅遊書。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卻也覺得陰天和雨天是老天爺給我的禮物,儘管溼答答的天氣行動起來有諸多不便,沒有陽光的照片拍起來也灰灰暗暗,但卻因此讓我看見不同的巴黎景致。

今天安排了一整個白天的時間給羅浮宮。雖然我知道,以羅浮宮豐富的館藏,大概需要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才有可能好好欣賞研究。去羅浮宮「朝聖」的感覺有一點像外國觀光客到台灣一定會去拜訪故宮博物院,儘管對骨瓷玉器字畫也許不太了解,但能夠親炙遠近馳名的翠玉白菜好像就不虛此行了。羅浮宮也深知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大部分都只能在這裡停留短短幾個小時,也許根本沒時間在博物館裡走上一圈,卻又不願錯過所謂的「鎮館三寶」----《蒙娜麗莎》(La Joconde)、《勝利女神》(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和《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於是非常貼心地在每個出入口都設立了導引指標,讓遊客可以沿著箭頭像尋寶一般,在廣大如迷宮的博物館裡輕鬆找到這三件寶物。

貼心的參觀指標。

羅浮宮除了以豐富的館藏著名,其典雅氣派的建築風格加上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玻璃金字塔,亦成為參觀羅浮宮不可錯過的重點。為了避開人潮,我們大約早上十點到羅浮宮,從金字塔底下的出入口大廳進入。在大廳中可以見到與地面相反的倒置的玻璃金字塔,相當美麗。


左下:售票處、服務台,以及各主要展聽的出入口。
右下:從德農館 (Denon) 開始今天的參觀行程。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與真人一般高的希臘雕像展示區。細細觀察人物的肌理以及衣物的皺摺,這些古代藝術家竟能用堅硬的大理石表達出棉麻紗質衣物柔軟的觸感,著實令人驚嘆不已。走道盡頭的不遠處,即是羅浮宮鎮館三寶之一的《勝利女神》。女神伸展著雙翼,迎著海風昂首挺立。站在雕像旁靜觀,彷彿真能感受到海風的吹拂,以及一種昂揚的自信與勇氣。很動人的一個作品。


接著來到蒙娜麗莎的展廳。蒙娜麗莎大概是羅浮宮裡頭最最有名的作品了吧!實際到了展間才知道原來這幅畫竟是如此小巧!與館內大多數作品採開放的展示方式不同,蒙娜麗莎不僅有厚厚的玻璃保護,其外圍還有護欄,將遊客阻絕在三公尺外,蒙娜麗莎在羅浮宮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但據說就算是放在玻璃內的作品也並非真品。因為真品實在是太珍貴了,禁不起絲毫的疏忽,所以只能待在館方的保險庫裡接受嚴密的監控。


接著是法國巨幅繪畫展區。在參觀羅浮宮之前,真的沒有機會看見如此巨大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幾乎是以一比一(甚至是更大)的比例將人物擺放在畫作上。觀者如我,彷彿也成為畫中的一份子,親身參與拿破崙的加冕典禮、暴風雨中的殺戮、以及劃時代的革命。巨幅繪畫不僅鉅細靡遺地描繪人物與場景的細節,對於觀者更產生一種視覺上的強烈印象,這與欣賞一般小型畫作的感覺截然不同。其中法國畫家Eugène Delacroix於1830年為紀念法國七月革命所畫的《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一直是從小在歷史課本上一定會看到的圖片。今天終於在羅浮宮見到它的本尊,實在是相當興奮。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Eugène Delacroix, 1830

同樣也是歷史課本記憶的還有古巴比倫國王所頒布的《漢摩拉比法典》。這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有系統的律法,約在西元前1790年頒布(所以距今約三千八百年了!)。當初在課本上看到這刻滿楔形文字的黑色石柱,覺得它不僅具有美感,更是早期人類文明的象徵。今天來到羅浮宮,站在這聳立了幾千年的黑色石柱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最後看到了米羅的維納斯。乳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在午後從大玻璃窗灑落的金黃色陽光襯托下,顯得熠熠生輝。雕像中的女神,巧妙地將重心放在右腳上,左膝微屈,上身微傾,從頭部、肩部到腰部,形成一條生動又美麗的曲線。身體的姿態傳達出一種閒適與優雅,眉宇間則展現一種泰然自若的神情,同時充滿了自信的光彩。


羅浮宮真的像一個逛也逛不完的寶庫。每一件藝術品都有它歷史和美學上的意義與價值。出發前我曾稍微研讀了西洋美術史的書籍,這也幫助我在逛羅浮宮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思考與體會。羅浮宮就像一部大字典,蒐羅了大量的詞彙,詞彙本身根據特定的線索加以編排,但每一條詞彙用心深究卻都是一門學問。走在其中,讓我對於人類文化的傳承深深感動著。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雲門舞集 <如果沒有你> -- 與流行音樂共舞

如果沒有你
雲門舞集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2011.12.9 (五) 7:45PM 國家戲劇院


雲門舞集的最新創作----「如果沒有你」可說是未演先轟動。因為大家都很好奇多年來以純粹抽象的身體美學走遍天下的雲門要如何詮釋當代的流行歌曲。對一般民眾而言,「雲門」彷彿已經跟「太極導引」、「精緻唯美」,加上一點的「抽象難懂」畫上等號。觀眾自是期待看見不一樣的雲門,而在此同時,雲門也很努力嘗試做出不同風格的作品。

十八首流行歌曲從白光、鳳飛飛、蔡琴、羅大佑,到陳綺貞、周杰倫、盧廣仲、伍佰,橫跨了多個世代,囊括了不同風格的作品。相較於雲門之前的舞作,這次的演出比較像是個大匯演,讓每位舞者輪番上陣,以自己的身體風格詮釋不同的樂曲。但與其說「詮釋」,不如說「共舞」。因為舞者與音樂之間其實沒有全然的對應關係,除了少數段落為呼應歌詞,帶有少許戲劇成分之外,多數舞段其實都可以獨立配樂演出。同時,每位舞者的動作風格大不相同,段落與段落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先後關係和銜接性。不過多年來深厚的太極導引和武術基礎仍舊可以在每位舞者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先不談這個作品究竟有沒有試圖傳達些什麼,先不問它的結構是不是嚴謹等嚴肅的問題,光是看這些優秀的舞者在舞台上盡情展現自我就著實令人大呼過癮!

除了舞者亮眼的表現之外,那乾淨俐落、繽紛多彩的舞台也令人印象深刻。寶石藍,奇幻紫,天鵝黃,紫荊紅,秋葉褐,新芽綠,夕陽橙......。搭配著移動式立鏡的使用,將舞台與光影巧妙地切割、重組,展現如萬花筒般的炫爛與奇幻。

若說這個作品是雲門近年來最平易近人的一部應該不為過。整體而言是個輕鬆愉快又舒服的小品,也為這冷冷的冬天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此圖轉自網路)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Violin Note] 好做? 想做?

前幾天上課的時候,我跟老師討論關於音樂性的處理。某個樂段老師希望我用快一點的速度演奏,而我覺得應該要慢一點比較好聽。

老師告訴我,「妳想做慢的可以,但有一件事妳要先想過,妳是真的想做慢的,還是因為妳沒辦法做快的?重點不在於做快或做慢,而是妳有沒有能力掌控這個音樂。當妳慢的可以做,快的也可以做的時候,妳再自己去比較,去選擇妳想做什麼。」

不要因為什麼樣的音樂比較「好做」而選擇做它。而是要以音樂性為出發點,然後去克服技術上的問題。不要只選擇「自己做起來好聽」的音樂,而應該站在「那音樂真正該有的面貌」去思考。永遠要讓音樂性走在技術性之前。

這番話讓我受益良多。選擇簡單的或是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去做,確實容易得多,輕鬆愉快又有成就感,但這麼一來就很容易忽略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對於音樂性的思考亦是如此。從那時起,在選擇要怎麼做音樂的同時,我總會先提醒自己,是不是已經對這個音樂和技巧擁有足夠的掌控力。我想這才是練習的目的。

Sunday, December 4, 2011

紀辛鋼琴獨奏會 Evgeny Kissin Piano Recital

紀辛鋼琴獨奏會 Evgeny Kissin Piano Recital
2011.11.29 (二) 7:30PM 台北國家音樂廳


今年是李斯特兩百年冥誕,許多音樂家都透過李斯特的音樂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浪漫派大師。這一次紀辛也帶來了整晚的李斯特作品與他的樂迷分享。

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欣賞紀辛的演奏,真是非常美好的經驗。紀辛漂亮的觸鍵,細膩的音樂性,著實令我驚嘆不已。他所詮釋的李斯特,澎湃激昂卻也浪漫多彩,他的音樂如泉水般輕巧流洩,是那樣地清新自然,而無任何矯飾。

我喜歡紀辛處理音樂的方式。我覺得李斯特的曲子很容易彈得匠氣,因為它本身就太華麗,太炫技。但是紀辛的音樂聽起來卻相當舒服,所有的技巧在他的琴聲中都巧妙地化為了音樂。技巧是有形的,音樂卻是無形的,然而能夠感動人的是音樂,而不是技巧。

在音樂會的過程中,我也反覆玩味老師所講過的「觸鍵」。他說,所有優秀的鋼琴家一定都有非常良好的觸鍵。紀辛就是。用雙手就可以彈奏出極強(fff)到極弱(ppp),無論多快多慢的節奏,每一個音符都清清楚楚,時而像珍珠落玉盤般的輕巧靈敏,時而像流水般的綿延不絕。每一顆音都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個性,彼此追逐,像一幅流動的風景。

第一次在台北看見那麼熱情的觀眾。鼓掌再鼓掌,謝幕再謝幕,所有的觀眾依然捨不得離去。我很欣賞紀辛的謙虛以及他對於音樂的專注與執著。我想真正好的音樂其實已經超越了"如何做音樂"這件事。"做"已化為無形,音樂卻有了生命。

Friday, December 2, 2011

[Paris] 印象派的殿堂--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

2010/10/09


中午在羅丹美術館的花園餐廳用過簡單的午餐之後,我們穿越巴黎傷兵院 (Hôtel National des Invalides),經過國會大廈 (Assemblée Nationale),沿著美麗的塞納河畔來到了著名的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當時的奧賽美術館因為正在整修,並沒有全館開放,但值得慶幸的是,許多重要的館藏仍保留在館內作集中展示,讓我們有機會親炙這些大師的作品而沒有敗興而歸。奧賽美術館是巴黎少數禁止拍照的美術館。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讓我能更專注地欣賞這些經典名作。我想再怎麼精美的照片永遠也比不上大師的真跡,如同製作再精良的CD都比不上樂手的現場演奏來得震撼。這就是藝術品的價值所在呀!

位於塞納河左岸的奧賽美術館相當地宏偉壯觀。其前身是建造於西元1900年的奧賽火車站。館藏主要是西元1848到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前的作品。包含了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竇加、莫內、梵谷、高更、塞尚等人的作品,以及印象主義前後期的畫作。

來到奧賽美術館我最期待看到的當然是竇加(Edgar Degas,1834-1917)一系列以芭蕾舞者為主題的創作啦!因為熱愛舞蹈,所以看到一切與舞蹈有關的藝術品都會深深被吸引。竇加對於芭蕾舞者的描繪相當生動而寫實,包括舞者慣常的站姿、課前在把杆的暖身、謝幕的舞姿,或是跳完舞氣喘吁吁的模樣等等,都真實地呈現在畫布上。
左:« Deux danseuses au repos », Edgar Degas, vers 1898
右:« Danseuses », Edgar Degas, 1884-1885

左:« La classe de danse », Edgar Degas, 1873-1876
右:« Répétition d'un ballet sur la scène », Edgar Degas, 1874

不過今天看到竇加的畫作讓我有另一個體會。我發現竇加善於用粉彩創作,而粉彩堆疊而成的厚度和質地與一般的油彩相當不同,有一種獨特的迷人之處,這個在畫冊上是很難複製的。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大老遠來到巴黎看畫了。因為無論印刷技術再怎麼進步,所有的再製都必然改變原作本身的一些特質,像是尺寸、筆觸、色調等等。然而這一切都是一個藝術品之所以無價的原因。亦如梵谷的畫作,唯有站在它面前,才能真實地看見原來厚厚的油彩幾乎沒有推開就一塊塊堆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這樣的筆觸,是大膽而未經修飾的,一個藝術家的焦慮不安與惶恐躁動由此可見一斑。

«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 Édouard Manet, 1863

在眾多的展品當中,馬內(Édouard Manet,1832-1883)「草地的午餐」可說是在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巨大的畫作以近乎一比一的比例呈現。畫中是一名裸女與兩位西裝筆挺的紳士在林間席地而坐。這幅畫所傳達出的強烈的反傳統思想,震驚了當時的法國社會。其實以這樣的主題入畫就算在近代也是同樣的驚世駭俗吧!我最佩服的是馬內竟然可以如此傳神地捕捉到裸女那帶著點挑逗意味的眼神。站在畫作前方,你好奇地盯著她瞧,她也同樣張大眼睛盯著你瞧。光看那雙會放電的眼睛就不難想像,那個女子一定是相當迷人。

« Des glaneuses », Jean-François Millet, 1857

除此之外,又再次看見了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的「拾穗」。還記得2008年米勒的「拾穗」來到台北展覽時所造成的轟動,熱門的時段排隊入場甚至需要等上兩個小時,進入展場之後只見小小的兩幅畫(米勒的「拾穗」和「晚禱」)被隔離在幾公尺外,想要好好瞧上一眼還得穿越重重人牆......。今天在奧賽美術館,我與「拾穗」就只是一步之遙,身旁一個人也沒有,沒有嘈雜的觀眾,沒有緊迫盯人的保全。偌大的空間裡,只有畫,與我。我可以靜靜地擁有這整幅風景,感受米勒筆下的世界。這種感覺相當地奢侈,也相當地幸福。

奧賽美術館擁有非常豐富的館藏,每一個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對於印象派的愛好者來說更是一個不容錯過的聖殿!從奧賽美術館出來,坐在塞納河畔吹風休息。這裡沒有攤販,沒有柵欄,塞納河與巴黎市民的距離是如此接近。看著這幅景象,我多麼希望台灣美麗的山河也能夠保有最自然的風貌,而不是走到哪裡都是攤販的叫囂,都是惱人的人造物。接著過了橋到對面的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散步。還記得前幾天早上拜訪橘園美術館的時候就曾注意到湖邊擺放了一圈的椅子,當時心想,「哇!巴黎政府也太貼心了吧!」今天一看,果真有好多人坐在湖邊輕鬆地聊天看報,一邊欣賞向晚的斜陽,多麼愜意!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Music Note] 成熟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成熟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張欽全老師在鋼琴演奏欣賞的課堂上這樣問我們。他說,「你們去想想,莫札特是一個成熟的人嗎?貝多芬是一個成熟的人嗎?」無論在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成熟的人,但卻也沒有人會否認他們是偉大的藝術家。

老師說,台灣其實有非常多有天份的小孩,但是為什麼長大後就漸漸消失了呢?當然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影響了學生的選擇,這是一個原因。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小孩在漸漸長大之後,便喪失了那份單純的自我。

老師提到在台灣的音樂比賽裡,國中學生的表現通常都比高中學生好,為什麼?高中生課業壓力重,沒有時間練琴是一個原因,但另一方面,更成熟,更社會化的結果是,高中生開始變得很拘謹,很小心,很怕做錯,很怕別人不喜歡。在他們的音樂裡聽不出來想表達什麼。他們開始在意老師怎麼說,父母怎麼說,或是自己彈的東西評審會不會喜歡,於是他們選擇了一個最安全的做法,那就是變得跟其他人一樣。老師強調,這並不是說他們彈得不好,他們每個人技巧都很好,都沒有彈錯音,但這樣的音樂就是不吸引人。很老練,但是沒有自我,沒有靈魂。

藝術所需要的是一種單純的熱情。完美無瑕卻沒辦法感動人的音樂是沒有用的。能夠和觀眾溝通的藝術才會長久。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人們去聽音樂會或是去看表演,就像是去餐廳享受一頓美味的料理,吃完之後得到一種滿足和愉悅,然後覺得”好棒,我下次還要再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我的小提琴老師也曾問過我一樣的問題,他說,「為什麼小朋友的音樂性通常都比成人要好?」因為他們很自然地用音樂在表達自己。

永遠別忘了內心深處像孩童般的理想和熱情,懷抱著這樣的心,演奏出來的音樂才會單純,才會動人。我相信在其他的領域也是如此。

[Violin Note] Show Off! 你要像一隻驕傲的孔雀!

“身為一個藝術家,在藝術的領域,他不能夠謙虛。”
“我告訴我的學生,當你上台演奏的時候,你要像一隻驕傲的孔雀!”

這是上星期張欽全老師在台大的鋼琴演奏欣賞課裡提到的。當下聽到的時候沒有太多想法,一直到前幾天上小提琴課的時候,老師不斷跟我說,”妳要show off!! 這是妳的音樂,妳要讓觀眾想要聽下去。從頭到尾每一個音都不能放棄,都要做音樂,都要表演。”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張老師在課堂上跟我們分享了一件事。他說,他覺得國內樂團跟國外樂團有個很大的差別在於,“我們非常冷淡。”演奏出的音樂彷彿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比如說國外的樂團演奏到激昂處,幾乎大家都快從椅子上跳起來了,而我們可能還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國外的樂手把音樂中所有的情感都用身上的每個細胞表達出來,他們用全身在演奏音樂,而不是只有樂器。這不是說演奏的時候一定要搖晃身體什麼的,而是一種精神上全然的專注,全身的投入。只要對音樂懷抱著熱情,自然而然就會流露於外,絕對不可能是一種”冷淡的”事不關己。

學琴到今天,我漸漸體會到做音樂也許並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態度」。你對於音樂有多大的熱情,又有多熱切想與你的聽眾分享你在音樂中得到的感動。於是在演奏的時候,你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對於美的詮釋,會有「巧思」,會非常仔細地去思考每一個音符和音符之間的關係,並且勇敢去嘗試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我覺得做音樂需要非常高的專注力。一旦你不小心放空,觀眾馬上就發現了。我想是這樣的,身為聽眾其實很容易辨別什麼是好聽什麼是不好聽,什麼是有趣而什麼是無聊。只是演奏者自己因為太忙(曲子不夠熟練,左右手又要按弦又要運弓,分身乏術),或是太放空(曲子練熟了就任由旋律走,成為一種無意識的演奏),很容易會忽略音樂上的細節。要能夠同時兼顧技巧的完整和音樂性的表達真的很不容易,這正是我努力在學習的。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Paris] 博物館中的人體藝術 -- 羅丹美術館 Musée Rodin

2010/10/09


羅丹(François-Auguste-René Rodin,1840 - 1917)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雕刻家,擅長以流動的線條刻劃出人體的美感,並生動地賦予作品中人物豐富的情感表徵,諸如慾望、痛苦、愉悅、憂懼等等,被譽為現代雕刻藝術之父。羅丹美術館建造於西元1916年,並於西元1919年開幕。當時羅丹將自己所有的作品和收藏捐贈給法國政府以換取政府所提供的住房和工作室,這裡也因而成為羅丹生前的最後一個居所。

(左:在羅丹美術館附近的地鐵站Varenne就可以看見羅丹著名的雕塑,Balzac。
 中:上午十點多,早晨的陽光灑落在寧靜的巴黎市街。2010/10/09 攝於羅丹美術館外。)

羅丹美術館不同於一般的美術館,他除了室內的展示空間之外,還有精緻的花園和廣大的戶外庭園,並且在其中展出羅丹許多大型的雕塑作品。我對於羅丹的認識應該是始於他最著名的作品「沉思者」(Le Penseur)。當天一早十點多進到羅丹美術館的庭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正是這著名的青銅雕塑作品。我覺得欣賞雕塑品其中一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雕塑是一種立體的藝術,也因此當觀者每更換一種視角,就會產生一種不同的視覺印象,從三百六十度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欣賞也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和趣味。

("Le Penseur" 沉思者, Auguste Rodin, 1903)

美術館內收藏了羅丹的各式作品。走近細觀,在男子身上,肌肉的紋理清晰可見,彷彿將瞬間的動感和力度凝滯其中,在女體上,洋溢著溫柔婉約的美,內斂卻豐沛的情感自然流露;在男女的交媾和纏綿裡,身體的曲線是如此完美地結合,如火般的愛慾躍然其上,令人深受震撼。在羅丹的作品中,我看見每一塊肌肉在呼吸,每一個螺旋型的回身(spiral),每一處細微的關節角度,甚至是皮膚的光滑細緻都如此真實地被保存下來。於是我們不難想像在那個年代,羅丹曾被人誤會是拿真人為模來做創作。

(左三:"L'Âge d'airain" 青銅時代, Auguste Rodin, 1877)


("Le Baiser" 吻, Auguste Rodin, 1888-1889)

有句話說 :「舞蹈是流動的雕塑,雕塑是靜止的舞蹈。」我覺得用來形容羅丹的作品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在學舞的過程中,我曾不只一次思考,什麼是「美」的動作?以一般舞蹈美學的觀點來看,不外乎延伸 (allonger)、脊椎的旋轉 (spiral),或如東方舞蹈裡頭講究的背部和腰部的線條等等。在西方古典芭蕾的訓練裡頭,手的姿勢、腳的位置、頭的傾斜角度等都有明確的規範,於是對古典芭蕾來說,這些就是美的構成。那對於一般的人體動作呢?如果說「美」是可以被諸多元素所拆解和分析,那麼身為一個雕刻家,該要有多麼敏銳的觀察力,才有辦法將這些如此動態的美感透過堅硬的材質傳達出來。在羅丹的作品中,彷彿每一條身體曲線都是經過縝密計算,是那麼地恰到好處,卻又那麼地自然,彷彿多一點、少一些,都會破壞那渾然天成的美。


(左上:"La Cathédrale" 大教堂, Auguste Rodin, 1908)

羅丹美術館的庭園除了有修剪整齊的草木和水池之外,也有在都市裡難得見到的「森林」。近午的日光從樹葉的縫隙中灑落,在地上形成一道道的光影,真的很美。在庭園中也可見到許多羅丹著名的雕塑,除了前述的「沉思者」之外,還有以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所寫的<神曲----地獄篇>為靈感所創作出的「地獄之門」(La Porte de l'Enfer),刻劃了186個痛苦的人們。「沉思者」正是那個坐在地獄之門最上頭觀看眾生苦難的那個人。另外也有「加萊義民」(Les Bourgeois de Calais)、「三個影子」(Les Trois Ombres)等作品。在美麗的庭園和森林裡邊散步邊欣賞這些作品,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呀!

(羅丹美術館美麗的庭園和森林)


("La Porte de l'Enfer" 地獄之門, Auguste Rodin, 1880-1917)


(左:"Les Bourgeois de Calais" 加萊義民, Auguste Rodin, 1889
右:"Les Trois Ombres" 三個影子, Auguste Rodin, avant 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