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燃燒的靈魂 -- 梵谷特展


燃燒的靈魂 -- 梵谷特展
2009/12/11-2010/3/28
國立歷史博物館

今天去歷史博物館看了梵谷展。

雖然展出的作品真的不多,很多極盛時期的油畫作品都沒有參展。但是靜靜的走一遭,看著這位傳奇的大師,是如何走過這不算長的創作生涯,為著他對藝術以及對美的追求,無比感動。

"I want to do drawings which touch people...
in figure or landscape I should wish to express,
not sentimental melancholy, but serious sorrow."

("我想畫出觸動人心的素描……。
我想透過人物或風景畫所表達的,不是傷感的憂鬱,而是真摯的悲傷。")

"不是傷感的憂鬱,而是真摯的悲傷。" 在看展的過程,我一直在思考他口中的"serious sorrow",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懷。所有的藝術作品最終極上乘的境界就是"感動"兩個字。但是如何感動人? (how to "touch" people?) 在過去自己跳舞與看舞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在思考這件事。

梵谷說,"他所在意的不是技巧上的完美,而是情感的表達。" 的確,所有的技巧訓練,都是為了造就內心情感最真摯的傳達,這才是目的。看梵谷的畫作,我們不會評論他色調的明暗處理得多精緻,景物畫得多寫實,景深、比例的拿捏多成熟……我們不會拿所謂學院派繪畫技法的標準來為梵谷的作品評分,因為真正偉大的,不是技巧的呈現,而是更加深層而觸動人心的線條、色彩與筆觸。

我想這才是藝術的本質吧!

然後我也很喜歡他說的這句話:
"I dream of painting and then I paint my dream."
(我夢想著繪畫,我畫我的夢想。)

看到他在生命最後幾週仍堅持努力不懈的作畫,無論是一種自我療癒也好,或是對繪畫的熱情也好,從他的筆觸中,我真的感覺得到,那一顆騷動的靈魂。

另外,也節錄特展中我所喜歡的梵谷選句:

Painting is a faith, and it imposes the duty to disregard public opinion.
(繪畫是種信仰,不在乎世人的意見是其必須肩負的使命。)

I feel that there is nothing more truly artistic than to love people.
(我覺得沒有什麼比愛人更是一種真正的藝術。)

One may have a blazing hearth in one's soul and yet no one ever come to sit by it. Passersby see only a wisp of smoke from the chimney and continue on the way.
(在靈魂一角可能有著一座燃燒著熾熱火焰的火爐,然而無人前來取暖;
過客只瞥見煙囪的一抹輕煙,又匆匆繼續他們的旅程。)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Clos de Vougeot 2001


Clos de Vougeot 2001
Domaine Meo Camuzet

Restaurant : CANOVIANO
Date : 2010/02/18

這是一種如紅寶石般高雅的暗紅色。透明而澄澈的色澤透過Riedel水晶杯顯得更加晶亮動人。「這酒色不算深吧?」我問。如果,在色彩圖譜的另一端是有如葡萄汁般的黑紫色,那這瓶2001年的Clos de Vougeot肯定是屬於比較淡的一邊。她有點像櫻桃的紅,但少一些紫。從酒色來觀察,應該是屬於比較清爽的紅酒。印象中Pinot Noir的酒色本是較Bordeaux的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來得淡些,下次有機會品嘗 Bordeaux的酒時應該就會更清楚了。

甫開瓶的Clos de Vougeot有著明顯的酸澀氣味。酸的氣味混合著一點酒精,有一些嗆鼻,而澀的氣味,嗯,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澀」不只是一種味覺的形容詞,也可以是一種嗅覺的形容詞呢。跟上回的Les Pucelles相比,酒精的氣味明顯淡得多,甜香也比較少,但多了這很耐人尋味的澀。

澀,可說是紅酒的專利。林裕森在其葡萄酒飲記「開瓶」當中寫道,「單寧產生的澀味提供味覺的骨架,支撐葡萄酒其他的味道,形成更立體多面向的味覺經驗。」我對這段描述相當好奇,於是今天試著從一種欣賞的角度去品味紅酒的澀,以及感受這樣的澀在口中的變化。

剛開瓶的時候,酒的澀味仍相當明顯,不過酸味倒是比想像中淡,酒的味道還沒有開。約一個小時之後,澀味趨於隱晦,而酒的甜味則漸漸浮現,這是一種酸酸甜甜的滋味。酒的澀,果然提供味覺一種奇特的層次感。約莫一個半小時之後,酒的味道已經開了,酒的澀味逐漸軟化,不像甫開瓶時那樣搶鋒頭,而是退居幕後,讓酒的香甜在其襯托下更加細緻動人。而這支酒的 after taste也相當精彩。是一種酸酸甜甜的果香,可以在口中持續好一段時間呢!我想,這是一種更為內斂的美吧!典雅而細緻,清爽而有層次。

品酒,果然是需要一些耐性的。除了等待酒的成熟需要耐性,將酒輕輕含在口中感受她豐富的層次變化也需要耐性。與 Les Pucelles的Chardonnay相較,這支酒的Pinot Noir顯得更加含蓄,但相同的是那份優雅和細緻。我很喜歡。

Monday, February 8, 2010

Puligny-Montrachet “Les Pucelles”


Puligny-Montrachet “Les Pucelles”
Domaine Leflaive (l'annee 2000)

Restaurant: CANOVIANO
Date: 2010/02/07

很美的酒色。這是一種介於淡金色與鵝黃之間,幾近澄澈的透明。她不是淡金色,她比金色多了些柔美,她也不是淡黃色,她比黃色又多了些高雅。將酒於酒杯中輕輕晃動,淺淺的漩渦宛如裙襬般揚起,再落下;揚起,再落下。那姿態很美,讓我總忍不住想轉轉杯子,看那美麗的顏色在杯中跳舞。

那香氣,很是濃郁。是一種飽滿的芬芳。帶著一絲甜甜的氣味,是花香嗎?還是果香?我不是很能分辨。然而和著酒精,光是用聞的就已讓人目眩。剛開瓶的Les Pucelles,用舌尖輕觸,仍帶著些許酸澀,入口瞬間,香氣尚不明顯。酒體本身並未如我想像般厚實 (與其香氣比起來),反而更為淡雅。佐上開胃菜的牡丹鮮蝦與烏魚子片,酸酸甜甜的口感很是清爽,烏魚子片的味道在Les Pucelles的陪襯下亦更為突出。

約莫半小時左右,Les Pucelles的甜味漸漸浮現,甫開瓶的青澀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醇美而清爽的香甜。我不想用”厚”這個字,而用”醇”。因為酒體本身是有厚度的,但卻不令人覺得厚重。的確,柔美而優雅應該是最好的形容詞。如果真要比擬,我會說她像法國的芭蕾舞,典雅而細緻,輕巧而內斂。或許不若俄派芭蕾那般大器,那樣艷光四射,卻保有古典芭蕾最細膩的本質。

Les Pucelles真的是搭配海鮮的絕佳選擇。繼開胃菜的烏魚子片,接下來的干貝海鮮義大利麵在酒的幫襯下果然也是更為突出。海鮮的味道頓時凸顯出來,在口鼻中久久沒有散去。

在一個半小時左右,Les Pucelles的狀態達到頂峰。香氣完全地顯現出來,入口的是很醇很醇的香甜,非常好喝,而回甘的甜味也更為明顯。主菜的牛肉跟酒相互輝映,牛肉本身因為酒而更為鮮美,酒也因為牛肉而更為香甜,以酒佐餐果然有其道理呀!

第一次真正細心品嘗美酒,也第一次發現原來酒彷彿有生命般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滋味。由開瓶的青澀,漸趨豐滿持重。同時,也發現食物與酒之間存在著某種交互作用,這奇妙的作用在味蕾、在鼻腔中悄悄發生,讓我們的感官因而擁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這些第一次,很新奇,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