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 2015

《FreeSteps 自由步》限制下的突圍,寸步難行間的奇想

(圖片來源: 驫舞劇場)

重重限制下的突圍,寸步難行間的奇想。
據說是...自由 ?是層層框架所建構出的天馬行空。

之一

花紋般的線條在淺紅色的畫布上堆疊開展。
每一個關節的伸展屈曲,每一條肌肉的迴旋扭轉,
彷彿各自獨立卻又緊密相依。
無法縱身騰躍,也無法直落地心,
一次又一次,重覆踩踏著每一個步伐,
彷彿在尋找隱形的縫隙,伺機穿越而出。

之二

氤氳的白色霧氣中,有隻神祕的野獸在呼吸。
她紅棕色的毛髮隱隱發光,
倘若靠近些,彷彿可以聽見從喉頭中傳來的低鳴。
她拖著一條腿,有些吃力地移動著,卻不失優雅。
搖擺著,扭動著,前進,再前進,走向光的那一端。

之三

一團黑呼呼的影子,滾動著,無聲無息。
在每一個隱藏的空間中踏步迴身,不著痕跡。

之四

踩在輕快的節奏上跳躍起舞,是自由的嗎?
凌空而躍卻無法飛翔,終至落地。而且還得不偏不倚。
穿著紅舞鞋的小女孩需狂舞至死,
是幸運,還是詛咒?

之五

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轟隆作響。
每一個欠身閃躲,每一個挺身迎擊,
都有如特技般令人目眩神迷。
立身於方寸之地,雙腿緊緊被縛,
是限制,卻也獲得更大的自由。


脫去包裝精美的動作語彙,在限制中的舞蹈多了一種原生的野性。
九個段落彼此之間沒有刻意的連結,如同記憶中夢的殘影。
可能是令人臉紅心跳的妄想,可能是半夜鬼壓床的夢魘,
又或許是心的呢喃,是奮力一搏之後的筋疲力竭。

整晚的作品多由個別舞者的身體獨立發展出來,
儘管動作的質地各異,段落間的承接也沒有明確的指涉,
卻共同傳達出一種亟欲突破限制的渴望。對自由的嚮往。


《FreeSteps》自由步

編舞 : 蘇威嘉
舞者 : 黃懷德 x 葉名樺 x 江侑倫 x 林貝霓 x 陳珮榕 x 賴思穎 x 楊曉韻

2015.5.28 (四) 7:30pm
國家兩廳院 實驗劇場


Monday, June 1, 2015

[Violin Note] 心理障礙的矛盾

機車快速過彎的時候,車身因離心力的作用會向外傾斜,車速愈快,傾斜的角度愈大,摔車的風險也就愈高。因此正常人在面對過彎時的反應都是雙手緊握,全身僵硬。然而有經驗的車手都知道,此時最需要的反而是一個更放鬆的身體。

面對危機時的「放鬆」狀態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有些違反自然的。因為當危機發生的時候,身體進入備戰狀態,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充滿力量以應付突發狀況。然而這當中存在著兩個矛盾,一個是所謂的「危機」究竟是實際上真實存在,還是內心所想像出的恐懼?另一個則是,精神亢奮、肌肉緊繃真的能夠最有效地化解危機嗎?

在音樂演奏上常會遇到某些困難的技巧樂段,這些艱難的段落就像賽車的彎道,總是讓人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然而這樣的嚴陣以待卻往往破壞了身體最佳的協調性和柔軟度,進而影響到音樂的表現和技巧的展現。

通常技巧不夠純熟是一回事,可以透過反覆的練習來克服。然而心理障礙又是另一回事。針對這個部分,單純用言語描述或許可以說出一番道理,比方說如何有意識地放鬆,如何專注在當下而不要對結果有太大的得失心等等。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理解,而在於實踐。如何發自內心地轉變想法,如何教會自己想像中的恐懼遠比實際上的危機來得巨大。這些並不是容易的事,卻又是那麼重要。

心,也是需要鍛鍊的。

在習藝的旅程上,永遠誠實地面對自己,
一步一步地反思、修養,沒有捷徑。

Tuesday, May 5, 2015

[台灣.旅] 苑裡海濱


2015.5.1


曾經在這裡停泊的船隻,都去了哪兒呢?

我問這寧靜的海岸。


無語。

只有巨大的風車轉呀轉。
淺淺的浪潮下,是螃蟹的家。





Friday, January 30, 2015

[香港] 西貢.鹽田仔


頹圮。標誌著曾經的存在,
以及不復存在的曾經。

破窗殘瓦中長出的一片鮮綠,
宣示著新的主權。

只有時間,依舊。


照片攝於2014年11月初,在香港西貢鹽田梓。
相較於香港島的熙來攘往,這裡就像是遺世的角落。

因為不小心錯過了返航的船班,
於是多了點時間在小小的港邊坐看遊人的來去。
不過大多時候,其實只有燈塔,海風,和浪花拍打著岸。

旅行嘛,總是充滿驚喜。

Monday, January 19, 2015

希拉蕊.韓小提琴獨奏會 Hilary Hahn Violin Recital


Hilary Hahn Violin Recital
2015.1.14 (Wed) 7:30PM  國家音樂廳

希拉蕊韓要來演奏巴哈了,而且還帶來了她最新的音樂會小品!希拉蕊韓人生中的第一張錄音即是全世界小提琴家公認最為困難的曲目之一,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該錄音有著精準無比又流暢明快的演奏風格,加上澄澈清亮­而不失穩重的音色,令人難以相信該錄音竟是出自一位十六歲小女生之手,這也讓年輕的希拉蕊韓甫踏入樂壇便受到極大的矚目。而對希拉蕊韓而言,巴哈也是陪伴她演奏生涯最為重要的一套曲目。種種原因使今晚的巴哈格外令人期待。

今晚演出的另一個重頭戲則是她於2013年推出的音樂專輯 ”In 27 Pieces: The Hilary Hahn Encores”。這是一張非常特別的錄音,當中收錄了二十七首當代作曲家寫給小提琴和鋼琴的小品。這些作品是從四百多首來自世界各地網路投稿的創作中「海選」而來,作曲家的背景多元,音樂風格也各不相同,使樂曲在詮釋上有相當的難度,但同時也增添了這套曲目的豐富性。雖然名為”encores”,希拉蕊韓認為這些音樂同樣也值得作為正式音樂會的曲目來演奏。今晚的音樂會即包含六首來自 ”27 Pieces” 的作品,外加兩首安可曲。

先來談談27 Pieces。選擇用四首現代音樂作為「古典音樂會」的開場確實相當罕見,或許是希望觀眾能在精神最專注的時候聆聽這些作品吧?或者是希望帶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我接觸現代音樂最多的地方反而不是在音樂廳,而是在劇場。在台灣,似乎沒有那麼多古典音樂家演奏現代作曲家的作品,觀眾對於現代音樂的接受度好像也比較低。倒是在劇場,除了有世界各地的編舞家把最新穎前衛的音樂帶進來,也有本土的現代音樂家以劇場配樂的型式參與創作或演出,都讓現代音樂在劇場的能見度反而較音樂聽來得高。就音樂本身而言,由於現代作品往往具有強烈特出的風格與色彩,對於聲響效果也常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聽眾對於作品的觀感除了演奏家本身的詮釋之外,有很大一部分也受到了作品本身和聆聽場域的影響。

以今晚的演出來說,上半場的四首開場曲目有的帶點幽微的藍色調,有的則綴以一抹神秘的紫色光暈,另有其他彷彿秋風輕拂水面所畫出的圈圈漣漪,若有似無。然而我得誠實的說,在音樂廳這麼大的空間裡,要能成功傳達這樣的意境和氛圍並不容易。小提琴在錄音室中可以用很輕的弓壓做出的虛無飄渺,到了音樂廳可能變得不知所云;鋼琴家以手執琴槌的方式所製造出的特殊音色,對於音樂廳後排的聽眾而言可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演奏環境的差異讓這些作品可能沒有以最佳的效果呈現在觀眾眼前。不過就下半場的四首小品 (包括兩首安可曲) 而言,因為旋律性和節奏感比較強烈,音樂的感染力也較上半場的幾個作品來得好。我認為就今晚這些小品來說,作品的個性其實是比演奏家本身的風格來得突出。或者從音樂性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希拉蕊韓還未能完整駕馭這些作品。當然,就一套全新的曲目而言,一兩年的時間著實還太短,我相信假以時日,這些音樂一定會有更豐富的色彩和生命力。

對於不同音樂風格的嘗試需要很大的好奇心和勇氣,這是我一直以來很佩服希拉蕊韓的地方,從過去她在音樂會中演奏較鮮為人知的曲目,到現在以委託創作的方式將曲目進一步拓展到當代音樂家的作品。她的音樂是否會走出不一樣的風格,相當令人期待。

另外就巴哈來說,無伴奏小提琴組曲E大調 (BMV 1006) 第一首的 Prelude 出乎意料的有很多音準和演奏上的失誤,音色部分也沒有完全進入狀況,不太確定是不是因為剛演奏完四首現代曲目還沒有回神的緣故。失誤的部分難免影響了整體音樂的行進,然而希拉蕊韓不愧是擁有豐富舞台經驗的小提琴家,她的演奏並沒有受到前奏曲失誤的影響,反而漸入佳境,直至終曲的 Gigue 舞曲以輕快的節奏一氣呵成,漂亮地結束。

她的表現帶給我很大的啟發,關於在舞台上如何面對失誤這件事。我相信對於希拉蕊韓而言,會在E大調的前奏曲失誤 (而且是不小的失誤) 應該是相當罕見的事,當下的她或許也嚇了一跳,但是仍舊在最短時間內就重新調整好自己,並且忠於音樂的演奏下去,並沒有因為失誤就走回安全保守的路,這點讓我很佩服。

在演奏風格上,今晚的巴哈跟她先前的錄音有著蠻大的差異。整體而言更加綿密悠長,彈性速度的使用也更為明顯。音樂線條的處理清晰流暢,相較於之前的版本多了更多水平方向的流動感。另外,關於樂句的設計,樂句之間如何停頓,停頓之後如何再起,在今晚的演出中似乎也經過更為縝密的思考。我想對於希拉蕊韓而言,從小聽著巴哈的合唱曲長大,八歲開始演奏巴哈,十六歲發行巴哈無伴奏錄音,一路走到今天,她一定也常常思考,巴哈的音樂究竟是什麼樣的音樂?巴哈應該如何演奏?巴哈還可以如何演奏?從今晚的音樂會中,我聽見了她的嘗試和思索,無論這個版本觀眾喜不喜歡,我覺得對於一位音樂家而言都是好事。透過不斷的嘗試和思索,音樂將更加豐富,音樂家也會一起成長。其實我還蠻喜歡今晚的這個版本,相較於之前錄音的純淨無瑕,這樣的巴哈更具有「人性」,也更為溫暖。我一直覺得巴哈的音樂有一部分應該是入世的,是「人」的音樂。人有呼吸,有溫度,會開心,會流淚。我想,藝術之所以動人的力量終究還是在此吧。

從音色上來說,希拉蕊韓擅於以弓根來演奏,即便是快速音群和大量換弦的樂段皆能流暢地以弓根來處理,這讓她的琴音有一種扎實而穩重的特質。另外,她可以使用很短的弓就奏出清晰而飽滿的聲響,這讓她在演奏快速音群的時候右手不需要做太大幅度的運動,搭配左手俐落的按弦,使每個音在節奏和音色上都可以做到又快又平均。然而乾淨清楚平均從某個角度來說似乎也限制了她的音樂表情。

在今晚的音樂會中我特別注意她在浪漫派曲目 (Debussy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以及 Schumann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inor) 音色的使用和音樂的處理。希拉蕊韓的音樂在技術上幾乎沒有瑕疵,對於音樂的處理也算細心,然而在顏色上還是少了些變化。另外,她整體的音樂風格和音色特質仍舊是比較拘謹的,少了某種自由和寫意,或者說是一種源於生命和人性的不規則和不確定性。是因為太年輕而缺乏生命歷練嗎?還是因為演奏法所造成的結果?或者是琴的特性使然?我不知道。只是對我而言,若單純站在一位觀眾的立場,她的音樂儘管精緻無瑕,恐怕還是沒有辦法直指人心,還不是那種擁有足夠力量讓人忘情,讓人感動的音樂。不過無論如何,她還相當年輕,並且擁有非常扎實的技巧和一顆對世界、對音樂充滿好奇的心。我相信她的音樂詮釋和表達在時間的歷練下一定會更臻成熟,這也是我所期待的。

Sunday, August 17, 2014

[台灣.旅] 新竹南寮漁港


攝於新竹南寮漁港。 

從高雄開車北返的途中,臨時起意下香山交流道,沿著西濱走到南寮漁港。
原是想看夕陽的,不過雲層有點厚,加上時間稍晚了些,沒能如願見到夕陽。

臨著港區,甫入夜的漁港升起了點點星火,
襯著仍帶點微光的深藍色天空,沉靜又帶點神祕。
與不遠處大草原的人聲喧嚷,彷彿兩個世界。

Wednesday, August 6, 2014

[日本四國] 直島 (Naoshima),自然與藝術的饗宴 (下) --- 李禹煥美術館,Benesse House

2014.07.24  直島.李禹煥美術館.Benesse House


李禹煥美術館 (Lee Ufan Museum)

離開地中美術館之後,繼續步行前往「李禹煥美術館」(Lee Ufan Museum)。美術館除了展出韓國當代藝術家李禹煥的作品外,美術館本身更是建築師安藤忠雄在直島所打造的第三座美術館 (另外兩座是前文所提到的「地中美術館」以及稍後即將拜訪的「Benesse House」)。美術館本身延續安藤忠雄一貫的建築風格,極簡、素雅。入口處豎立著由李禹煥為安藤建築所設計的大型角柱以及巨石作品,非常壯觀。從美術館方向朝瀨戶內海望去,碧綠的青草地和遠方的藍天海景連成一氣,藝術品自在地座落其中,是一幅非常美的畫。

順著高聳的清水模牆面往深處走去,彷彿置身於某個神祕的隧道一般,直達遠方的小門。而後經過由幾何線條切割出來的中庭,灰色、白色、古銅色。雖然不像地中美術館一樣埋在地底,卻依然有種從地表走入地中的錯覺。在山海之際,李禹煥美術館無非又是個令人驚艷的建築作品。

李禹煥,被視為日本前衛的反形式主義「物派」(Mono-ha) 以及韓國1960-80年代單色畫運動 (Dansaekhwa) 的代表藝術家,他成功捨棄繪畫中的表象和具體性,將之還原為簡單的元素,與東方哲學遙相呼應 (reference: CHRISTIE'S)。一如安藤忠雄的建築,都是在簡約中尋找再創作的可能,帶給現代藝術另一種不同的思維。



Benesse House Museum

接著步行前往「Benesse House」。沿途雖然日正當中非常炎熱,但是可以一邊欣賞瀨戶內海的景觀,一邊玩味海邊不經意出現的藝術品,還是相當美好的體驗。




Benesse House 是安藤忠雄結合旅館和美術館的概念,並搭配直島獨一無二的美麗海景所打造的空間,包含四棟各具特色的建築,「Museum」,「Oval」,「Park」,以及「Beach」。今天我去參觀的是「Museum」的部分。「Museum」顧名思義就是「美術館」,是一間擺放了藝術品可供參觀的地方。確實如此,不過你也可以選擇「住」在這裡,住在美術館裡。這裡除了擁有一般美術館的展間和長廊,在每個獨立的房間裡也都置放了館藏,讓你可以在海景和藝術品的相伴下入眠。真是很有趣的想法!館內有著極佳的視野,若不是因為必須趕搭傍晚的船回高松,真想在這裡喝杯咖啡,優閒地欣賞海景呢。

參觀完Benesse House Museum之後,沿著海岸線走,不一會兒就看見草間彌生的「黃色南瓜」了。冒著可能搭不上公車的風險,仍是駐足欣賞了好一陣子。黃色南瓜的後方就是無際的大海,與它同在,彷彿有種遠離塵囂,遺世獨立之感。那景象好美好美,讓人不捨離去。


一陣狂奔之後,幸運地搭上公車,回到宮浦港。
向晚的陽光,很燦爛。我的心,也好滿足。



Friday, August 1, 2014

[日本四國] 直島 (Naoshima),自然與藝術的饗宴 (中) --- 地中美術館

2014.07.24  直島.地中美術館

地中美術館 (Chichu Art Museum)

用過午餐之後,回到「農協前」的站牌等待町營巴士,
然後轉乘Benesse House的免費接駁巴士前往地中美術館。


地中美術館,顧名思義,是一間建造於「地中」的「美術館」,由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 (Tadao Ando) 所設計。當初建築師為了不破壞直島原有的美麗景觀,於是將大部分的建築本體都建於地下,非常具有巧思。我原本在心裡猜想,既然是建在地下的美術館,那應該是黑漆漆的吧?結果正好相反。大量的自然光線與建築本身融為一體,無論是在傾斜筆直的廊道,三角型的天井,還是隱藏於房間角落的窗戶,都讓燦爛的光線自然而然地成為空間的一部份,也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Source: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地中美術館的觀賞經驗深深震撼著我。

一般美術館通常以擁有大量館藏作為主要賣點,大家去美術館看展,而不是去美術館看美術館。然而地中美術館則否。由安藤忠雄精心打造的美術館,單從美術館本體的角度來欣賞都相當精彩。館中另有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常設展出,分別是Claude Monet,James Turrell,以及Walter De Maria,展品雖然不多,但是非常具有可看性。與其說將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置於美術館內展出,不如說美術館本身就是為這些作品量身打造的。或者,這些作品因為美術館的存在而得以昇華,進而完整。

第一個參觀的是Claude Monet的展間。偌大的白牆,挑高的空間,柔和的自然光線輕輕灑落,連地板都是由白色的小圓石頭鋪設而成。展間放置了五幅Monet晚期著名的「睡蓮」系列作品。Monet的畫作一向以擅於描繪光影與色彩的變化而聞名,因此,在這個「光的空間」裡頭欣賞Monet的作品,感受特別不同。在這裡我們所欣賞的已經不單只是Monet 的「睡蓮」,而是加上了整個空間所賦予作品的獨特性和神聖性。就如同Monet的作品在橘園美術館的觀展經驗與瑪摩丹美術館或者大皇宮終究是不同的。作品的藝術性可以有其絕對的價值,然而空間所能帶給觀者的或許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多呢。

(Source: website)
James Turrell也是光線的玩家,上午在「家計畫」(Art House Project) 中的「南寺」(Minamidera) 已經見識過他的本領。在地中美術館,我們走入一個房間,四方的天花板上精巧地切割出一塊小正方形,取而代之的是一整片的藍天白雲。天空就像一幅流動的畫,妝點著這個空間。誰說這是「地中」美術館呢?此時此刻的我們不正沐浴在一整片的陽光下?另一個展間也很有意思。一行幾人在導覽員的引導下步上階梯,接著眼前出現一片藍色的牆。其中一位外國遊客開口問道,「Go ahead?」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牆,原來是用光所構築出來的,緩步前行,我們就這樣進入了那個藍色空間裡頭,像夢一般迷濛的藍色世界。

(Source: website)

最後來到了Walter De Maria的展間。入口處是一個小小的長方型的門,進去之後卻別有洞天。偌大的空間中央放置了一顆直徑2.2公尺的球體,牆邊則分散著二十七座貼金的柱狀木雕。工整的石階讓人可以拾級而上,有種彷彿登上神殿般的神聖感。光線透過牆上和天花板的窗戶灑落進來,隨著時序的推演可以在空間中形成不同的變化 (可惜我沒能待上那麼長的時間)。曾有那麼一瞬間,所有的遊人都靜止了,整個空間安靜地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顯得突兀。空間、作品、自然,與人,就這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好美,好感動。

(Source: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離開展間之後,漫步在安藤忠雄所打造的空間裡,欣賞那用幾何圖形切割出來的線條,細細玩味光影是如何在空間中遊戲。大師一貫地淺灰色清水模建築風格,有著一股安靜冷調的現代感,然而光與自然的參與卻讓整座建築在極簡中卻不失溫度,人走在其中也成了藝術品的一部份了,這就是地中美術館的魅力阿!


(Source: website)

Thursday, July 31, 2014

[日本四國] 直島 (Naoshima),自然與藝術的饗宴 (上) --- 本村家計畫

2014.07.24  直島.本村地區.家計畫

直島 (Naoshima),一個漂浮在瀨戶內海上的小島,是本次四國之旅中最令我傾心的地方。無論是恬靜的海港風情、質樸的本村民宅,或是與碧海藍天相應相生、與當地風情融為一體的地景藝術和現代創作,都相當令人驚艷與感動。若有機會再訪,我定會在島上待上一晚,靜觀瀨戶內海的晚霞與晨曦,緩慢而優閒地享受這份由自然風光與現代藝術交織而成的美好。

從高松搭乘一般客用渡輪前往直島約為五十至六十分鐘的時間。在渡輪的甲板上,乘著風,一邊目送著沿岸愈來愈小的樓房,一邊眺望著遠方若隱若現的群山和島嶼,很是過癮。眼前偶爾出現幾艘翩然而過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跡。船行所激起的白色水花,輕輕淺淺,像蛋糕旁的霜飾。



乘船的興奮尚未消減,陸地已然出現在眼前。遠遠映入眼簾的是草間彌生的「紅色南瓜」,圓圓胖胖的南瓜靜靜地坐在宮浦港邊的綠草地上,送迎往來的旅客。鮮豔的大紅色綴著黑色的點點,襯著無際的藍與鮮嫩的綠,一點兒也不顯得突兀,彷彿它自始至終就在這裡似的。


我從旅遊書裡的紅色南瓜開始認識直島,
也從宮浦港邊的紅色南瓜開始我在直島的探險 : )




家計畫 (Art House Project)

在直島的交通方式大致可分為搭乘巴士、租借腳踏車,或者徒步。為求機動性,我主要是以搭乘巴士搭配徒步來遊逛。首先搭乘直島的町營巴士在「農協前」下車,拐個彎就可以看見饒富現代感的旅遊服務中心,也是「家計畫」(Art House Project) 的售票處。「家計畫」的概念是將現已無人居住的古老民宅透過藝術家的視角加以改造和轉化,讓老房子在保存當地住民文化和日式傳統美學的同時,也注入新鮮的藝術養分。

(直島本村地區的風景)




買好票,帶著「藏寶圖」,出發!

目前的「家計畫」包含本村地區六間房屋的創作。在票券的小卡上印有本村地區的地圖並標示了六間房屋的位置,參觀者沒有捷徑,只能靠著地圖一間一間地把它們找出來。盛夏的陽光相當熱情,穿梭在充滿日式風情的巷弄裡,常可看見手持地圖四處張望的人們 (當然我也是其一),有時找了半晌沒有著落,跟著遊人的腳步前行反而時有驚喜。大部分的「家」都不難找,唯有「護王神社」隱藏在半山腰,讓我來來回回走上好幾次才找到。

非常喜歡「家計畫」的理念。藝術品不是在他處創作完成之後才被置放於美術館,而是作品本身跟其所在的場域合而為一。或者說,空間本身亦是作品的一部份。同時,老屋並非為了藝術創作而生,老屋本是原生地景的一部分,錯落在本村地區的各個角落,與當地民宅共生。「家」的概念也巧妙地被保留了下來。





每一個「家」作品都相當精彩。不僅僅是建築或裝置本身,更在於光影變化的使用,科技符碼的巧思,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與衝撞,甚至是帶點超現實感的想像或嘲諷。作品不再只是用眼睛觀賞的藝術品,而是可以親身感受的「體驗」。在每一個獨特的空間裡頭,都充滿了驚喜。

藏身巷弄裡的可愛咖啡館。



榻榻米的空間小巧舒適,坐在窗邊的矮桌子旁可以眺望大片的藍天和海洋。小空間裡隨性地擺上幾張沙發和坐墊,真想就這樣在這裡坐上一整個下午呢!點了份午間特餐,附上一杯冰涼的果汁消消暑氣,吃飽後再繼續上路。

Wednesday, July 2, 2014

佛斯特小提琴獨奏會 Isabelle Faust violin recital

(圖片取自網路)

不太確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布拉姆斯的小提琴音樂,深深被那浪漫又帶點憂鬱的氣質所吸引。他的音樂可以美到讓人心醉卻不矯情,可以充滿著往復糾結的力量卻仍能觸及那份溫暖和柔軟。一直少有機會欣賞到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的現場演出,這次從網路上得知有位德國的小提琴家要來演出整場的布拉姆斯,還未弄清楚這位小提琴家是何方神聖,就已經先在心裡把日子註記下來了。後來才知道Faust原來是歐洲目前相當活躍的小提琴家。

一開場,Faust身著一套淺褐色有著細緻皺摺和典雅東方氣息的三宅一生設計服出場,搭配著黑色長裙,與一般女小提琴家常見的削肩禮服或洋裝,在風格上大異其趣。一頭帥氣俐落的短髮,與她手中的琴與弓,似乎存在著那麼點違和感。我想起她所灌錄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的CD封面。在一個充滿禪意的簡約空間裡,Faust身著白襯衫、黑長裙,側著頭看著遠方。她手裡拿著的弓斜斜地指向地面,彷彿一把劍。而她,則是個俠女。

(圖片取自網路)

Faust的音色很特別。她的「睡美人」不若一般Strad名琴擁有金黃色的甜美高音,也似乎少了點令人驚艷的低音共鳴。我覺得是一種淺灰褐色,或者更接近於銀灰色一些,略帶點乾柴,卻因歲月的痕跡而有著細緻的肌理,淡雅而不濃郁。或者,像是甫開瓶的Burgendy紅酒,淺而輕透的磚紅色,含蓄地帶著點兒尚未清醒的酸澀。

Faust非常巧妙地使用靠近指板的運弓點,用非常少量的弓毛,做出相當纖細而輕柔的聲音,對比於非常靠近琴橋的緊實與壓迫。「她是用室內樂的方式在演奏布拉姆斯阿!」在上半場的演出中,我的內心總是閃過這個念頭。然而可惜的是,在偌大的音樂廳裡,這樣的處理方式也許並不是很討喜。因為音色的對比在距離的反向加乘下,並不如想像中明顯 (我想這也許跟我二樓偏後的座位有關),而Faust較為乾淨冷冽的音色質地也少了些易於感動人的溫度。除此之外,上半場的兩首曲目 (F. A. E.奏鳴曲和布拉姆斯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Faust似乎都採用了比較不緊湊的演奏速度,讓音樂聽起來有些沉悶而嚴肅。

中場休息的時候,聽見身旁一些觀眾的想法,「技巧好棒,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沒辦法感動我。」這也是我聽完上半場的感覺。我思索著,這些豐富的音樂細節,這些巧妙的聲音處理,為什麼沒辦法打動觀眾?是音色的對比和音樂的表達不夠強烈嗎?是節奏拿捏得不太恰當嗎?還是Faust的音樂太乾淨細膩而少了一種情感的溫度?從另一個角度來思索,我想的是Faust為什麼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做音樂?選擇在大型音樂廳裡採用室內樂的演奏方式,選擇用這樣的音色和節奏去詮釋布拉姆斯?我並不那麼了解布拉姆斯的奏鳴曲,聽過的版本也不多。但我相信Faust一定有著自己對於布拉姆斯的美學觀點,而她選擇把這樣的美學分享給觀眾,也信任她的觀眾能夠從中得到啟發。

一掃上半場的沉悶,下半場的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奏鳴曲和d小調第三號奏鳴曲就精彩許多,也許跟曲目的風格有關,又或者演奏家本身也調整了演奏的方式,整體音量放大了許多,共鳴也變好了,可以比較聽得見音色的對比和顏色的變化,慢板的節奏不再遲滯,整體演奏上也更加大膽奔放。特別喜歡d小調。忽然有一種感覺,Faust這種較為乾瘦冷冽的音色還真適合布拉姆斯這種帶點陰鬱氣質的音樂阿!而且她偏向小而快的抖音,也突顯了布拉姆斯音樂裡一種略帶神經質的緊張和衝突。

喜歡在每個樂章結束的那個當下。琴弦雖然已經停止震動,但聲音彷彿仍充滿著這個空間,台上演奏者的專注,台下觀眾的屏息,連成一氣。也很喜歡今天的鋼琴家。鋼琴的部分成功地強化了音樂中的情緒張力,很有共鳴和深度的觸鍵,無論音樂的強弱,總是能夠聽見音樂的呼吸和細節,與小提琴的唱和行雲流水,默契極佳。

很開心能夠聽到現場的布拉姆斯奏鳴曲,也從Faust的演奏中得到很多啟發。


Information:

小提琴女王佛斯特2014獨奏會 Isabelle Faust Taiwan Debut

01 July, 2014  7:30PM  國家音樂廳

舒曼/布拉姆斯/迪特利希:F-A-E奏鳴曲
Robert Schumann / Johannes Brahms / Albert Dietrich: F-A-E Sonata
布拉姆斯: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
Johannes Brahms: Violin Sonata No. 1 in G major, Op. 78
----
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
Johannes Brahms: Violin Sonata No. 2 in A major, Op. 100
布拉姆斯: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
Johannes Brahms: Violin Sonata No. 3 in d minor, Op. 108